2017-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因此物体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式为:m=0.9g/cm3?V; 故答案为:0.9g/cm3?V。

40.(8分)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固体可以传声。 【解答】答:实验器材:课桌;

实验过程:一位同学轻轻敲击桌子的一端,保证周围同学听不到敲击声,同时另一位同学耳朵紧贴桌面的另一端,根据能否听到声音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固体可以传声。

五、科普阅读题(共5分)

41.(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题。

盲区

我们把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当然,根据光路可逆原理,我们很容易理解盲区内的“物体”此时也看不见我们的道理。如图甲,小轿车司机由于视线被遮挡,无法判断大客车与路灯立柱之间有什么物体。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小心盲区中突然冲出车辆”的警惕性。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即便信号灯泡允许行人通行,行人安全仍然可能受到转弯车辆的威胁。大型车辆转弯时,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同,这就是所谓“内轮差”(如图乙所示).行人、电动自行车司机不大注意大型车辆转弯时的内轮差,大型车辆的驾驶员看反光镜时同样存在视线盲区,所以挨着大型车辆侧面行动的人,车很容易被剐蹭。

交警提醒,如果在路口遇到大货车,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信号灯是绿灯时,不要抢超正在转弯的大货车,更不要在红灯时超越斑马线。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后果,才是合格的交通参与者。请根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反

第31页(共33页)

光镜”就是我们说的后视镜,司机可用它观察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利用了光的 反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2)请你从光学角度分析一下图丙中小轿车司机盲区产生的原因。

(3)如何避免盲区造成交通事故?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给出一条建议。 【解答】解:(1)汽车“反光镜”就是我们说的后视镜,属于凹面镜,司机可用它观察物体时利用了光的反射。

(2)由题意可知,小轿车司机盲区产生主要是受到了其它物体的遮挡,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他无法观察到遮挡物后面的情况;

(3)为了避免盲区事故的发生,我们要注意:在路口遇到大货车,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不要抢超正在转弯的大货车;不要在红灯时超越斑马线等。 故答案为:(1)反射;(2)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司机无法观察到遮挡物后面的情况,所以产生盲区;

(3)在路口遇到大货车,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合理即可)。

六、计算题(共4分,每小题4分)

42.(4分)渔船用声呐探测海水中鱼群的位置。渔船发出超声波0.8s后接收到鱼群反射回的信号,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解答】解:

超声波传播到鱼群的时间t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 则t=×0.8s=0.4s, 由v=得鱼群的距离: s=vt=1500m/s×0.4s=600m。 答: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为600m。

43.(4分)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碑心是一整块石材,上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水垂不朽”八个大字。这块石材经过多次加工,其中第二次加工后,石材可以近似的认为是长为14.7米,宽为2.92米,厚为0.9米的长方体,质量

第32页(共33页)

为102吨。求碑心石的密度。 【解答】解:碑心石的体积: V=14.7m×2.92m×0.9m=38.6316m3, 碑心石的质量: m=102t=1.02×105kg, 碑心石的密度: ρ==

≈2.64×103kg/m3。

答:碑心石的密度为2.64×103kg/m3。

第33页(共33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