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其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的损伤,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后发生。 一、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执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明显受伤史
(2)踝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
(3)踝关节正侧位X片可明确骨折病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
(该方案均针对于新鲜骨折,陈旧性骨折不适用。)
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手术病人或准备手术的病人,中医药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骨折后1周内,以关节肿胀为主,属骨折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
1.手法复位、固定。
对于新鲜踝关节骨折的患者,早期手法复位、固定,能很好的缓解疼痛,有利控制肿胀情况。
2.中药汤剂: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
可以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术后前后。方如:当归10g、生地黄10g、桃仁10g 、红花6g、赤芍10g、枳壳6g、柴胡6g、桔梗6g、川芎6g、牛膝10g
3.中药注射针剂的运用:
43
骨折发生后6-8小时开始肿胀较明显,不适合手术治疗。主要使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中成药针剂,改善微循环,促进肿胀消退。
常用药物:
七叶皂苷钠 10mg/支 每日 20mg加入补液中。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一)术后中药汤剂治疗 1.骨折早期,血瘀气滞证 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
桂枝活血汤:桂枝10g、续断6g、红花6g、生地10g、地鳖虫10g、赤芍6g、川芎6g、当归10g、忍冬藤6g、桑枝10g。
血府逐瘀汤:当归10g、生地黄10g、桃仁10g、红花6g、赤芍10g、枳壳6g、柴胡6g、桔梗6g、川芎6g、牛膝10g。
2.骨折中期,瘀血凝滞证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推荐方药:桂枝温筋汤:桂枝10g、续断6g、熟地10g、白芍6g、川芎6g、当归10g、忍冬藤6g、狗脊10g、黄芪15g、白术10g、桑枝10g。
3.骨折后期,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方如六味地黄丸:熟地25g、山药12g、茯苓10g、泽泻10g、山萸肉12g、牡丹皮10g。
(二)术后中药注射针剂的运用
44
主要使用活血化瘀之中成药,一般于术后6小时开始运用,其主要作用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另外改善微循环,有一定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常用药物与用法: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5ml/支 10ml 加入补液中 丹参多酚注射液 50mg/支 100mg-200mg 加入补液中 红花黄色素 50mg/支 50-100mg 加入补液中 一般术后运用5-7天,可根据肿胀情况适当延长。 (三)术后中药外用药物
术后中药洗方可在拆线后1周开始运用。
推荐方:下肢洗方:伸筋草15g、透骨草10g、香加皮12g、蓬莪术10g、秦艽10g、海桐皮12g、怀牛膝10g、生木瓜10g、红花12g、苏木10g。水煎外洗,一天两次。
(四)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麻醉苏醒后即让患者开始做足趾的伸屈活动,3天后加大锻炼幅度,若骨折固定可靠,稳定的可做踝关节屈伸锻炼。 四、疗效标准
治愈:骨折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好转:对位良好,骨折线模糊,踝部轻微疼痛,劳累后加重,内外踝侧方移位在2mm以内,前后移位在2~4毫米以内,后踝向后上移位在2~5毫米之间。
未愈:踝关节畸形,骨折不愈合,经常疼痛,踝关节功能障碍。
45
骨伤二科
46
骨折病(锁骨骨折)中医围手术诊疗方案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和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 一、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术前中医诊疗方案
(一)内治法
1.气滞血瘀证: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血竭、丹参、川断、牛膝、补骨脂、延胡索、甘草。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出,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