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复习提纲

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的区别: 1、 培养目标和课程方面的分歧:形式主义主张课程应重视古代语言、数学、

逻辑,忽视一般性学科,目标是以培养包含古代历史研究和美育的更丰富的人性;实质主义主张重视现代科学,现代语言,轻视古代历史和古代语言,强调社会方面的经验,培养目标是实用人才。

2、 偏重知识和能力的分歧:形式教育论认为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力,特别

是理性能力、思维能力;实质教育论则认为教学是给与学生能够运用于生产生活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旧中心主义: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通过课堂讲授书本知识。

新中心主义:课程中居中心位置的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授,以儿童的亲身体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

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政治因素:1、课程变革的目标厘定,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从政

治上制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也就意味着对课程目标的政治选择和规定。 2、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课程变革中内容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

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影响与控制的过程,内容根据目标制定,也将渗透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3、课程的编制过程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否则统治阶级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培养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经济因素: 1、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

2、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所以变革要因地制宜,为各

个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市场经济导致课程价值取向发生变化,课程开发更注重经济价

值;市场经济导致就业的多样性与流动性,狭隘的知识面不利于就业,所以课程目标设置更加综合性;信息时代,人们具备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才是根本,课程结构也要相应的优化。 文化因素:1、民族文化的基本模式要求学校课程变革时,依据不同民族的文化

特质,设置与不同民族文化相适应的课程;

2、文化不断变迁才能创新和进步,学校课程作为传递传播创造文化的载体,也应随时作相应的调整;

3、现代社会的文化日益呈现多元的趋势,学校课程应该体现文化

间的差异,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各社会阶层的同时,将主流文化与少数族群文化整合起来。 科技革新:1、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在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上,科技对人的认识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推动课程结构的革新,学科门类的持续变化,课程结构对科技

的变革有很大的依从性;

3、影响课程变革的速度,教育发展史上,课程不断地变革,但在不

同时期,课程变革的速度是不平衡的。

学生发展:1、学生身心发展影响课程变革,课程变革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满足其需要;

2、学生需要影响课程变革,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同学生的内部条

件结合,使学生产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能动的思维与活动; 3、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课程变革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必

须是超越了学生既有水平的东西,同时又必须是经过教师指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知识与能力可以习得的东西。 (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到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成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新世纪课改:1、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2、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的整合;

3、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4、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5、课程实施上,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

创新取向。

6、课程评价上,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

题取向的评价。

第七章 课堂教学

教学: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苏格拉底在讲学中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产婆术” (简答)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教育性教学是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核心。 教学工作: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相长:学习与教学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求学可以促使教学不断地增长教学的知识;反过来,教学也可以促使学习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学和教这两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以促进教与学的同时发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