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Na-23,Ca-40,Mg-24,Ba-137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施华洛世奇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精确切割仿水晶制造商,为时尚服饰、首饰、灯饰、建筑及室内设计提供仿水晶元素。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 A. 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非金属单质

C. 氧化物

D. 有机物

二氧化硅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二氧化硅是纯净物,故A错误; B、二氧化硅是化合物,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C正确; D、二氧化硅是无机物,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A

【答案】D 【解析】

. B. C. D.

- 1 -

A、是圆底烧瓶,故错误;B、是冷凝管,故错误;C、是容量瓶,故错误;D、是蒸馏烧瓶,故正确。

3.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C. 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气体 【答案】B 【解析】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它分散系却没有 B.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 C.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以表示为:

D. 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大小,故A错误;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也可能是因为气体分子数不同,故B错误;

C、1803年道尔顿模型,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1904年汤姆生(J.J.Thompson)模型,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1913年玻尔模型,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是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跃迁到另一个层面时,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按时间先后依次是: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故C错误;

D、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故D正确;

- 2 -

B. 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 D.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故选D。

5.现有A、B、C、D四种物质,他们是Fe、稀盐酸、NaOH溶液、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的反应关系及反应类型如图所示,则物质B为

A. Fe C. NaOH溶液 【答案】B 【解析】

B. 稀盐酸 D. AgNO3溶液

【详解】A、B发生中和反应,且B、C发生置换反应,可知A为NaOH溶液,B为稀盐酸,C为Fe,B、D发生复分解反应,D为AgNO3溶液; 故选B。

6.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则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A B C 操作 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HCl溶液 加CCl4,振荡、静置 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D 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上层溶液显紫色 火焰呈黄色 结论 原溶液中有SO42- 原溶液中有I2 原溶液中有Na +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