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何江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07期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比较少,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发展起不到作用,导致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写作水平得不到提升,更达不到语文素养提升的目的。随着新课标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实现阅读的拓展教学,让小学生的语言得到丰富,所以目前小学语文拓展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主要目标。主要讨论和分析了小学语文拓展教学的策略,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发展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教学,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进行语文的拓展教学,把教学目标定得更长远些,因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为以后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阅读的拓展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开阔眼界。小学阶段的语文拓展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有效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小学阶段是学习知识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为初中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是小学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拓展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吸收更多的课外知识,在语文拓展阅读的不断积累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强。

2.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作为水平

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与阅读能力紧密相关,只有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小学的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非常有必要,学生可以在拓展阅读的教学中获取大量的语言素材,积累更多的写作资料,促进作文水平的提升,同时在拓展阅读教学中,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阶段拓展阅读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阅读知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没有得到激发,而拓展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世界,激发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接受和吸收更多的课外阅读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1.以书本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工作

小学拓展阅读教学虽然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但是教师还是应该以书本教材作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应该建立在书本教材的基础上,让课外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比如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时代背景等入手,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让学生对文章更有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进拓展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拓展阅读的材料和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应该把拓展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把生活实际与教学相联系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生活。比如在学习课文《荷花》时,教师就要把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学习文章对荷花的描述,加强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提升拓展阅读教学的质量。

3.将拓展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方式是多样化的,除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外,其他的学科也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没有受到教学束缚的,教师应该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让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内容更丰富。比如在学习《夜莺的歌声》时,教师就可以把音乐和阅读教学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大大提升拓展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开展小学拓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当前的阅读教学工作得到更有效的开展,真正锻炼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把拓展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生活观察能力的提升。所以小学阶段的拓展阅读教学非常有必要,广大教学工作者应该引起重视,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创新教学观念,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改革和探索,真正地做好拓展阅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贺丽萍.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7). 编辑 赵飞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