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学习指导习题集

生活环境与健康 空气与健康

一、名词解释:环境,环境污染,光化学烟雾,飘尘、公害病 二、填空题

1.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 、 、 和其他。 2.工业三废指 。 3.生活三废指 。

4、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分 、 、 。

5、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空气物理因素有 、 、 。 三、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紫外线的作用( )

A.色素沉着作用 B.杀菌作用 C.红斑作用 D.抗佝偻病作用 E.镇静作用

2、关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 B.污染的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 C.空气阳离子对机体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 D.空气阴离子可引起失眠、烦躁和血压升高 E.空气阳离子与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相同 3、下列哪个是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 ) A.SO2 B.H2S C.CO2 D.O3 E.DO

4、下列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 B.一次污染物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 C.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D.二次污染物的毒性往往更大 E.刮风时再次进入大气的铅尘是二次污染物 5、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温室效应 D.大气能见度降低 E.机体免疫力降低

6、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

A.6.5 B.5.6 C.4.5 D.3.0 E.以上都不对 7、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 )的颗粒物

A.≤100μm B.≤10μm C.≤2.5μm D.≤0.1μm E.≥1μm 8、下面关于C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1

A.急性CO中毒的严重程度与血中COHb含量无关 B.血中COHb含量与空气中的CO浓度呈正相关 C.急性CO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D.胎儿对CO的毒性比成人敏感 E.吸烟者血中的COHb浓度比非吸烟者高 9、酸雨的主要前体物质是( ) A.CO2 B.CO C.O3 D.SO2 E.PAH 10、下面哪项不是酸雨的有害作用( )

A.使皮肤癌的发生率增加 B.破坏农田和植被的化学组成 C.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水溶性 D.影响土壤中生物的生存 E.增加输水管材中金属化合物的溶出

11、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指( )

A.N2O和NO B.NO2和NO C.NO和N2O3 D.N2O5和NO2 E.NO3和N2O 12、“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的: A、SO2 B、H2S C、CO D、CO2 E、H2SO4

13、下列物质都可破坏臭氧层,除了( ) A.CCl4 B.CFCs C.N2O D.CO2 E.哈龙类物质 14、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

A.O3 B.过氧苯酰硝酸酯 C.甲醛 D.CO E.过氧乙酰硝酸酯 15、不属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是

A、地方病 B、传染病 C、食物中毒 D、职业病 E、公害病 16、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森林大火 B、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洪涝灾害 C、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工具 D、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地震 E、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火山爆发 17、环境污染对健康造成的特异性损害包括,除了

A、急性中毒 B、致癌作用 C、致畸作用 D、慢性中毒 E、抵抗力下降 18、曾引起公害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

A、氟化物 B、甲基汞 C、甲醛 D、砷化物 E、非电离辐射

19、可吸入颗粒物是指能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的颗粒物,一般直径小于或等于

A、5μm B、10μm C、2μm D、1μm E、15μm 20、关于室内空气染污描述错误的是

2

A、室内空气受大气污染的影响 B、室内装修材料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C、燃料燃烧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D、人的呼吸过程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E、室内空气污染较室外大气污染轻 21、由紫外线引起的生物效应是

A、红斑作用 B、日射病 C、视网膜灼伤 D、白内障 E、皮肤烧伤 多选题

1、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常用指标包括

A、空气离子 B、二氧化碳 C、室内微小气候 D、链球菌总数 E、细菌总数

2、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作用是

A、降低血压 B、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C、抑制气管纤毛运动 D、改善肺的换气功能

E、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

3、下面有关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主要作用部位是上呼吸道 B.与可吸入颗粒物共存,其毒性大大增强 C.可以增强BaP的致癌作用 D.哮喘患者对SO2更为敏感 E.主要来源于硫酸厂

4、不属于红外线生物效应的是

A、电光性眼炎 B、日射病 C、雪盲 D、红斑 E、色素沉着 5、环境污染物可来源于

A.工业生产“三废” B.日常生活“三废” C.农业生产 D.交通运输 E.自然灾害 四、是非题

1、SO2 和烟尘在空气中可发生拮抗作用。 2、空气中轻离子所占比例越大说明空气越清洁。 3、二次污染物的毒性比一次污染大。 4、空气中的阴离子有促进健康的作用。 五、问答题

1、二氧化硫污染的危害表现在? 2、简述室内污染的来源?

3、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生活饮用水

3

一、名词解释:混凝沉淀,有效氯,加氯量 二、填空

1、水源的种类有 、 、 。

2、以地面水为饮用水水源时,取水点周围半径不小于 范围内,不得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河流取水点上游 至下游 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3、分散式给水要求水井周围半径不小于 范围内,不得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4、水质良好,氯化消毒时加氯量为 mg/L,接触时间为 。过量氯消毒时加氯量为 mg/L,接触时间为 。 5、氯化消毒时杀菌的主要成分是 。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分为 、 和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三部分,其中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分 、 、 、 四部分共38个指标。 7、水的化学污染主要有 、 、 。物理污染主要有 、 。

8、水的净化包括 、 两部分。 三、单选题

1、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是:

A、河水 B、湖水 C、浅层地下水 D、深层地下水 E、泉水 2、介水传染病的特点是

A、有年龄差异 B、人-人传播 C、暴发流行 D、有性别差异 E、夏季流行

3、饮用水净化的目的是

A、杀灭病原菌 B、调节pH值 C、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 D、除去有毒物质 E、改善水温

4、饮用水氯化消毒的目的是

A、改善水的性状 B、杀灭致病微生物 C、消灭寄生虫虫卵 D、保持水中余氯 E、杀灭大肠杆菌

5、加氯消毒饮水时,供水末梢水中要求含一定量余氯,监测余氯的主要作用是 A、保持继续消毒的能力 B、保证管网内的水持续消毒 C、保证感官性状良好 D、保证流行病学上安全 E、增加消毒剂与饮用水的作用时间

4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要求:

A、不低于0.05mg/L B、不高于0.3 mg/L C、不低于0.3 mg/L D、不高于0.05 mg/L E、大于等于0.05 mg/L 7、生活饮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臭氧消毒 B、氧化消毒 C、紫外线消毒 D、二氧化氯消毒 E、碘消毒 8、某市,人口200万,约80%的居民以灌渠、坑塘等地面水为饮用水。该市内有一设有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污口排入灌渠。该市1986年1~11月伤寒发病人数达4253例,超过该市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娄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灌渠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灌渠水从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病人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 B、供水过程有被投“毒”的可能 C、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 D、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饮用水 E、以上都不是

9、某市,人口200万,约80%的居民以灌渠、坑塘等地面水为饮用水。该市内有一设有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污口排入灌渠。该市1986年1~11月伤寒发病人数达4253例,超过该市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娄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灌渠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灌渠水从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以下哪种结果不是确定居民伤寒流行与饮用水有关的关键:

A、医院污水排出口检出伤寒杆菌 B、城市污水排出口检出伤寒杆菌 C、城市污水排污口下游检出伤寒杆菌 D、伤寒患者的排泄物中检出伤寒杆菌 E、绝大多数伤寒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10、某市,人口200万,约80%的居民以灌渠、坑塘等地面水为饮用水。该市内有一设有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污口排入灌渠。该市1986年1~11月伤寒发病人数达4253例,超过该市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娄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灌渠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灌渠水从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控制疫情蔓延最有效的措施是:

A、停止供水 B、对饮用水迅速采取过量氯消毒 C、加强饮用水的净化 D、迅速切断污染源 E、隔离伤寒患者

11、某市,人口200万,约80%的居民以灌渠、坑塘等地面水为饮用水。该市内有一设有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污口排入灌渠。该市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