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拥有幸福感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做拥有幸福感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我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认真阅读后,感触颇深。全书分绪论和七个章节,介绍了教师的幸福人生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追求的幸福人生,书中有很多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生才是阳光和快乐的人生。2014年8月,我真正踏上了工作岗位,孩子的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封信,一张卡片,一朵花,一个称赞,无一不给(来源说明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我带来了幸福;家长对我的礼貌,社会对老师的尊重,无一不给我带来幸福。 书中提到,从事一项很有建设性的工作,而感到快乐,是人生所能获取的最大快乐之一。其实老师的心愿很小,也很容易满足,在甘当平凡的人、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望着自己面前的三尺讲台的同时,也需要爱护与关注。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课堂上,面对几个调皮捣蛋鬼,觉得自己按捺不住要发火,但想到自己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时,我会试着重新用另一种温柔的眼光看面前的孩子;当我批改一些一错再错的作业而心灰意冷时,想到自己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我就不再用刻薄的目光去审视自己的所付所得??

我始终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感恩的心。我感谢我的学生,因为只有他们,才可以使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我学会做一名幸福的老师的时候,碰到不公平的事情,只是暂时的,于是,自己心胸也变得更为开阔。和谐的课堂是教师幸福感的基本源泉,是教师教学

的主要阵地。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一堂课和学生处得和谐时,这堂课就上得非常成功,心情会格外舒畅。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一番:有时,几十双明亮纯洁的眼睛注视着你,这是他们在听你引导啊!有时,学生们的精妙回答、认真思索、热烈讨论、激动心情、欢喜神情令你欣慰,因为这是你的杰作啊!况且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是不一样的,是独一无二的,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和复制的。而每天,我们都有这样的课堂。

同时,《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还告诉我们,处于人类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教师所必须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只有读书。读书是教师幸福感的催化剂。客观地说,教师的压力很大、待遇不高,课余适当地发发牢骚、娱乐娱乐也未尝不可,但切莫让它们占去太多的时间,不然的话就会逐渐消磨掉自己的意志、消磨掉自己的幸福感。课余读书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明晰了哲理,提高了教师的幸福指数。

教育写作是教师幸福感的真实记录。一是写对教育教学的反思、课堂实录、教育教学论文,经过思考积累经验,加速专业成长的步伐,如能被报刊采用,还能享受发表文章的幸福。二是真正地进行个人或学校的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培养我们主动探究的能力,这种积极进取中也孕育着幸福。一个人只有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才会有幸福感,只有热爱一项工作,才能乐于为之付出,为之喜悦。有人常对自己适合什么职业把握不准,所以经常看到一些名师在撰写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写道自己原本是想做某某职业的,结 果偶然机缘做了教师,后来又经过自身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事例。我不否认有些人很出色,无论让他做什么都会很优秀,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他对教育事业不热爱,是不可能做得出色,不可能有持久的幸福感的。“爱”一直是现代师德的永恒主题,然而“爱”不应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更应化为实际的行动。 教师的工作虽然烦琐,但又有挑战性,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发展、进步,同时,还要面临着付出与回报不平衡的境况。那么,教师如何实现身心和谐,获得幸福感呢?我觉得要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淡薄名利的心境。教师本身就是个奉献的职业,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嫁衣”。如果你老是拿自己和其他高薪职业做比较,肯定会觉得很累、很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感。教师要多想想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想想受到他人的尊重,想想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渐渐地你的心境便会豁然开朗了。所谓幸福感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不同于物质的东西。作为一种个体化的感觉,幸福感应该是植根于自身的一种心理感受。如果我们把教书当作一种职业,可以享受课堂带来的亲切感,感知学生目光中的求知欲,体会童心未泯的快乐;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可以感受学生成才的光荣感,体验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升级。就如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拥有了一种安全的幸福感、一种舒适生活的幸福感、一种自我成就的幸福感。

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教师的幸福人生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

对优质教育,都有着积极地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幸福人生的营造,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快乐中教育,在幸福中教育吧!第三篇:如何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 如何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 尚金岭

中牟县第四初级中学 2014年10月

如何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

近段时间,不论是在网上还是报纸上总会浏览到央视记者对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有关幸福话题的采访,翻开不同的网页,看到不同的答案,这提醒我也要回望一下自己的工作。作为一校之长,一个学校的管理者,让我的广大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是我的责任,也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纵观我校近几年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年年攀升,稳居前列。教师队伍稳定有序,学生学习氛围浓厚,教师教风严谨。从教师和学生的状态,我能读出他们是幸福的,我认为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识和满意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我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及工作的积极性正体现了这种判断。下面谈谈我在提升教师幸福感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放下姿态,走近群众

作为管理者,我始终把自己的职务定位于“服务、沟通、尊重、理解、引领、支持”上。不以领导自居,多走近教师队伍,倾听他们的心声,采纳他们的建议,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我要求学校所有的班子成员更要如此,不要高高在上。学校班子例会上我常说:“一个学校的生命力源于好的教学质量,好的教学质量源于教师的热情,教师的热情源于我们的管理、信任、支持、理解和尊重。”所以全体班子成员始终把教师的需求,把对教师的尊重放到第一位。荣誉和利益也要照顾到一线教师。让教师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 可,从而获得职业幸福感。

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让同事们真正做学校的主人。学校规定:学校班子成员和教师一样上课,一样办公,走在教学第一线,真正体验一线教师的苦与乐。倾听教师的心声,及时把握教师的思想动向,定期举行班主任座谈会,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座谈会。班子成员于老师畅所欲言,对学校各方面的管理献计献策,让员工们认识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体验到当家的幸福感。

二、充分尊重,真诚理解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团体,更应该如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始终认为“人性化管理”是学校走上健康向上的唯一出路。教师这一职业总的来说,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被误解、不被尊重的状态。我们的教师承受着双重压力:家长、社会既向我们要教学成绩,又向我们要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社会让我们教师努力交出一块晶莹剔透的碧玉,但不允许我们用严酷的手段铸造、打磨。所以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常有抱怨、不满情绪,再加上教师自身家庭的压力,往往使他们苦不堪言。作为校长,对于教师的建议,我做到尊重;对他们的抱怨,我给予深深地理解;对于他们的家庭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