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胡现玲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4期

摘 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模糊的培养目标和较低的就业率,已成为制约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最根本、最紧迫的问题,本文根据教学经验针对当前形式有关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诸多行业中被逐渐认可和普遍应用。而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和实际人才需求中却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称现象:一方面是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因专业人才的匮乏而产生瓶颈,另一方面是各类院校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对承担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而言,重新定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务之急。 1.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人才的需求 1.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用户规模。目前各中小企业纷纷通过网上贸易开拓市场,根据中国B2B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6月份,国内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用户规模已突破1,000万,我国规模以上电子商务网站总量已经达12,282家。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5,320家,B2C、C2C与其它非主流模式企业达6,962家,特别是自进入2008年来,呈现出高速增长、乃至井喷之势。

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艾瑞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取得了高速的增长,交易规模1281.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8.5%;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630亿元,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超过1.3亿人,人均年度网络购物支出达到2,400元。 1.2 电子商务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情况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也飞速的飙升。电子商务不仅带动了包括网络基础服务、支付渠道、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等延伸行业或互联网其他领域,也由此催生了专职网店卖家、网店装修师、“网模”等一大批新兴职业。根据中国B2B研究中心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6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已超过600万人,达到近年来的又一新发展高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所涉及的人才类型和数据量剧增,如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物流配送系统人员等。就当前形势而言,要想保持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持续高速发展,就必须培养大量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2.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及原因分析

本应是人才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可为数众多的学生却处于失业状态。据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07 年,电子商务专业仍是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高职高专专业之一,排名第二,失业人数达到1.72万人;2008年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失业人数达到1.65万人;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最低的10个专业小类中电子商务排名第五,学生专业对口率仅33%。电子商务专业在2007-2009连续三届高职高专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排名第六,如图1所示。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中以及参阅相关资料,笔者初步分析认为,出现上述尴尬局面的成因,是由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脱离了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主要为几个方面: 专业定位不清,方向不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节欠缺。 3.关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高职院校只有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课程建设、搞好师资建设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技能型实用电子商务人才。

3.1 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类型,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广泛的专业,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从总体上来说,企业期望的是兼具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经贸知识和政策法规、熟知企业运营和电子商务基本流程、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战略眼光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他们需要博而专的电子商务人才,即不仅有电子商务的技术人才,而且包括电子商务的业务应用人才和各层管理人才。从人才结构上看,电子商务活动大体上需要三个层次的人才:技术型操作人才、商务型管理人才和综合管理类人才,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因此人才培养一定要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充分分析和利用本校的优势学科和所在行业的特点,以及本地区的发展情况,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高职高专应侧重于商务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3.2使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大多数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非常模糊,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岗位和技能要求也不是很清楚,所学课程和考证基本上是来自学校的安排,致使学生学习很被动,所学知识也比较宽泛而且不精,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为了使学生充分知悉专业培养目标,学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该在学生入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收集最新人力资源市场上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职位及岗位要求,结合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由资深教师讲解电子商务的就业岗位和所需要的技能,同时专业教师也要在授课的过程中给学生讲关于最新市场岗位和技能要求,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掌握方向,有侧重点的去学习相关知识。 3.3完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要求从业人员既懂IT 技术、营销管理、现代商务又了解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因此,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知识上应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商务管理和网络经济三方面,在能力上着力培养学生系统应用、创新以及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脉搏等三个层次能力。高职院校应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自身特色,重组和构造职业岗位能力,并从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关系、复合型专业的特点等角度对专业培养模式做出细化研究,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和构建以培养电子商务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3.4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理论联系实际”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实践教学是落实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因此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教学计划中,实验实训课和理论课要达到1:1或者更高;建立“仿真式”校内实训基地,加强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应用, 如与用友、金蝶、通软等国内外大公司开展合作,建立一整套电子商务操作和试验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技能和实操训练;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组织学生参加竟赛,如电子商务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劳动部、商务部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子商务大赛,通过参与竞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电子商务的真实世界,培养广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恰当地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3.5 提高师资质量,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适应电子商务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以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3.5.1努力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

由于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快于其他专业,知识更新快,因此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密切与企业、行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既能解决实用性及与市场同步的问题,又能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起到了正确的指导作用。此外,创造条件让教师更多地参加全国性的有影响的电子商务会议,使教师有机会与一些专家或企业家进行交流,掌握电子商务发展最新动态,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3.5.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