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2 滑轮-学易试题君之K三关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一、定滑轮

1.定义:轴线固定,只有轮绕轴线转动,其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2.实质:是一个__________杠杆的变形。

3.特点: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拉力端绳子伸长长度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____________。 5.使用定滑轮时,不论向哪个方向拉弹簧秤的示数都___________。 二、动滑轮

1.定义:轮绕轴线转动,轴线也同时随物体一起移动。 2.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的变形。

3.特点:能省一半力,但__________力的方向且_________距离。 4.省力情况:F=G物/2(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

F=(G物+G动)/2(不考虑摩擦)

5.拉力端绳子伸长长度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s绳=2h。

6.使用动滑轮时,如果跨过滑轮的两段绳子不平行,它们间的夹角越大,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___。 三、滑轮组

1.定义: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装置。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省力情况:(竖直提物,n为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 (1)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F=G物/n

(2)不考虑摩擦,但计动滑轮重F=(G物+G动滑轮)/n

(3)拉力绳子自由端伸长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距离h的关系:s=nh (4)物体移动的速度v物与绳子自由端绳子伸长的速度v绳的关系:v绳=nv物

1 / 12

等臂 s=h 不变 不改变 多费 越大 既能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1.定滑轮

(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

(3)特点: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1)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3)特点: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F=

G?G动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2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例题1】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选项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A.

B.

C.

参考答案:C

D.

2 / 12

够省一半的力,所以,此时的拉力等于物体与地面之间滚动摩擦力的一半,所以此时所用的力最小,即最省力。故选C。

3.滑轮组

(1)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要多移动距离。

(3)滑轮组的计算:有几股绳子吊在动滑轮上,拉力就是物体重(包括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不计绳重和摩擦)。

(4)公式:F=

G(G=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 n注意:组装滑轮组时,吊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为n,若n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若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上。学*科网

【例题2】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800 N的重物,在拉力F作用下,30 s时间内,物体向上移动了12 m,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绳重、摩擦阻力不计,则

A.拉力做的功为12 000 J B.拉力的功率为50 W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距离为36 m D.动滑轮重力大小为100 N 参考答案:A

3 /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