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部分重点知识

十、新生儿黄疸: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若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①胆红素生成过多:约80%来源血红蛋

白,新生儿每日胆红素生成明显高于成人(新生儿8.8mg/kg成人3.8mg/kg)原因:血氧分压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红细胞寿命短,且血红蛋白分解速度是成人的二倍;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红细胞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②血浆白蛋白联合胆红素的能力差;③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未结合的胆红素进入肝脏在UDPGT的催化下,形成水溶性、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结合胆红素。新生儿的UDPGT含量很低,且活性不足,故生成的结合胆红素量较少。出生时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降低,早产儿更为明显,可出现暂时性肝内胆汁淤积;④肠肝循环增加。

(2)、新生儿黄疸的分类:①生理性黄疸:A一般情况良好;B足月

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到高峰,7—9天消退,最迟3—4周;C每日血清血红素升高<85umol/l(5mg/dl)。②病理性黄疸: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B血清胆红素足月儿>12.9mg/dl,早产儿>15mg/dl,或每日上升>5mg/dl;C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D黄疸退而复现;E,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若具备上述任何症状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十一、新生儿溶血病(HDN):指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疾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次Rh血型不合。

(1)病因:①ABO溶血: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A或B型。 一般为第一胎;②Rh溶血:一般不是第一胎。

(2)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与溶血程度有关。①黄疸:多数Rh溶血

患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多数ABO溶血病在生后2—3天内出现;②贫血;③肝脾大。

(3)并发症:胆红素脑病为新生儿溶血病最重要的并发症。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症状,分为四期: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

(4)辅助检查:①检查母子血型;②确定有无溶血;③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释放实验;游离抗体实验。

www.med66.com

(5)治疗:①光照疗法: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②药物治疗:供给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静脉用免疫球蛋白;③换血疗法

十二、新生儿败血症: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并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常见为细菌(葡萄球菌)。

(1)临床表现:①根据发病时间分:A早发型:生后七天内起病,

感染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后,由母体垂直传播引起,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常成爆发性多器官受累,呼吸系统症状最明显,病死率高。B晚发型:出生七天后发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由水平传播引起,病原菌为葡萄球菌、机会致病菌为主,有脐炎、肺炎或脑膜炎等局灶性感染,病死率较早发型低。②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反应差、嗜睡、发热或体温不升、不吃、不哭、不睡、体重不增等症状。若出现以下表现应高度怀疑败血症:黄疸、肝脾大、出血倾向、休克、其他如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呼吸窘迫或暂停、青紫,可合并肺炎、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 十三、21—三体综合症:也称先天愚型,母亲年龄越高,发病率高 。

1,临床表现:①智能落后;②生长发育迟缓;③特殊面容:出生时即有明显的特殊面容,表情呆滞。眼列小,眼距宽,双眼外眦上斜,可有内眦赘皮;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窄小,常张口伸舌,流涎多;头小而圆,前卥大且关闭延迟;颈短而宽。④皮纹特点:可有贯通手和特殊皮纹;⑤伴发畸形。

2鉴别诊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颜面粘液性水肿、头发干燥、皮肤粗糙、喂养困难、便秘、腹胀等。

3产前筛查:羊水细胞或绒毛细胞染色体检查进行产前诊断;B超测量胎儿颈项皮肤厚度也是诊断21—三体综合症的重要指标。

遗传代谢病:治疗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质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导致酶受体载体等的缺陷,使机体的生化反应和代谢出现异常,反应底物或中间那些产物在机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十四、苯丙酮尿症(PKU):

1,病因:患儿肝脏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

2临床表现:出生时正常,通常在3—6个月出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①神经系统:智能发育落后最为突出,智商低于正常。有兴奋异常,如兴奋不安、忧郁、多动、孤僻等;②皮肤:患儿出生数月后因黑色素合成不足,头发由黑变黄,皮肤白皙。皮肤湿疹较多。③体味:由于排出较多的苯乙酸,可有明显的鼠尿臭味。

www.med66.com

3实验室检查:①新生儿疾病筛查:哺乳3天后针刺足部采集外周血,进行苯丙氨酸浓度测定;②苯丙氨酸浓度测定:正常浓度小于120umol/l(2mg/dl);经典型PKU>1200umol/l。 4诊断:根据智能落后、头发由黑变黄,特殊体味和血苯丙氨酸升高可确诊。

5治疗:①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预后越好;②患儿主要采用低苯丙氨酸奶治疗,首选母乳,较大的婴儿及儿童应以低蛋白、低苯丙氨酸食物为原则。

十五、风热病:是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可反复发作。心肌炎是最严重的表现。本病3岁以下少见,以冬春多见,无性别差异。

1,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喉峡炎后的晚期并发症。

2、病理:(1)急性渗出期:结缔组织变性和水肿,心包膜纤维性渗出,关节腔内浆液性渗出,本期持1个月;(2)增生期:发生在心肌和心包膜,特点是形成风湿小体,本期持续3—4个月;(3)硬化期:二尖瓣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本期持续2—3个月。 3,临床表现:急性风湿热发生之前1—5周有链球菌咽峡炎病史。 (1)一般表现:急性起病者发热在38—40度之间,无一定热型,1—

2周转为低热,其他表现:精神不振、疲倦、胃纳不佳、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关节痛和腹痛等(2)心脏炎:是唯一持续性脏器损害。初次发作时是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最多见,同时累及心肌、心内膜和心包膜者,称为全心炎。(3)关节炎:典型病例为游走性关节炎,以大关节为主,表现为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不留畸形。(4)舞蹈病。(5)皮肤症状:环形红斑、皮下小结。 (2)风湿热的诊断标准:表格

(3)治疗:①休息;②清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③抗风湿热治疗:糖皮质激素

www.med66.com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