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常识竞赛题(七)【附答案及解释】

国学经典常识竞赛题(七)【附答案及解释】

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 A、岳飞 B、辛弃疾 C、苏轼 D、陆游

【解析】“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此词作于 1205 年,正是宋代国土一分为二之时。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A、黄山 B、泰山 C、衡山 D、华山

【解析】题中的诗句选自杜甫的《望岳》,全诗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诗是杜甫《望岳》组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开头第一句:“岱宗夫如何?”的“岱宗”就是泰山的别名。泰山又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是衡山、恒山、华山、泰山、嵩山等五岳之首。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1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由此可知答案为 B。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那时候的杜甫像绝大多数古代知识分子一样,满腹经纶,充满青年人所特有的浪漫与豪情。全诗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借此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这是杜甫一生中难得的激昂向上的诗歌,与其后半生因经历痛苦遭遇而写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风格的诗歌是有很大不同的。

3、《齐民要术》是关于:(B)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解析】《齐民要术》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老百姓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农民。农民的谋生方法肯定是以农业为主。由此,我们不难得出本题答案为 B。《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 533 年-544 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中正文分成 10 卷,92 篇,收录 1500 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

2

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防旱保墒[shāng],主张轮作,多施绿肥,创果树栽培可通过培育实生苗、扦[qiān]插、嫁接等方法,培育优良品种等,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C、生活太贫困了

【解析】“三月不知肉味”的原意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所以是吃到肉的(这一点是最容易被搞混的),因此可以排除选项 C。 该句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的是孔子在齐国听到《韶》月,以至于三个月内吃到肉都吃不出味道来了,因此可以排除选项 A。答案也就出来了。韶乐,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音乐,优美至极。孔子本身也是音乐大师,他曾经非常形 象生动地描述过音乐的演奏过程,“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篇第三·二十三)。孔子晚年对《诗经》作过音律修正,这也是孔子在音乐上的一大贡献。孔子对音乐的感悟、理解能力极高,当年他在齐国听到了 韶乐,立即如痴如醉。韶乐的主旨,是歌颂虞舜的功德,音乐古朴平和、悠扬悦耳,后来孔子评价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三月不知肉味,对一般人而言,可能有些夸张,但沉醉在艺术之中,获得心灵和道德的升华,使人暂时忘记了欲望,忘记了感官的刺激,却是时 常有的事情。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