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备考复习知识点速记:青藏地区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世界屋脊。

1.位置与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 西南部 , A 昆仑 山脉和 祁连 山脉以南, 横断 山脉 以西,主要包括 西藏 自治区、 青海 省 和四川省西部等。 2.自然环境:

(1)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 世界屋脊 ”之称。高原上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B 喜马拉雅 山脉 和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大盆地C 柴达木 盆地。 “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是青藏高原 地形的显著特征。

(2)河流、湖泊: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① 黄河 、② 长江 、③ 澜沧江 、 ④ 雅鲁藏布江 等众多大江大河均发源于此;高原上还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⑤ 青海湖 。

(3)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 高寒 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 小 ,日温差 大 ,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由于海拔高,空气 稀薄 , 日照 充足, 太阳辐射 强烈。 (4)丰富的资源:青藏高原上 太阳能 、 地热 和水能资源都很丰富。 (5)野生动物资源: 藏羚羊 、藏野驴、藏原羚等。 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1.畜牧业:

(1)牧区:青藏地区的牧区主要分布在 青海 牧区和 西藏 牧区。

(2)畜种:青藏地区耐寒的 高山草甸 广布,生长着能适应 高寒 、 缺氧 、 低气压 等特殊高原环境特的牲畜 牦牛 、 藏绵羊 、 藏山羊 等。 2.种植业——河谷农业:

(1)分布:河谷农业区有南部的 雅鲁藏布江谷地 和东部的 湟水谷地 。 (2)有利条件:地势较低、 气温较高 、 土质肥沃 、水源充足等。 (3)主要农作物:有喜温凉的 青稞 、 小麦 等。 ★.探究题:

1.青藏地区农作物穗大粒饱的原因是什么? 青藏地区日照时间 长 ,有利于 作物的光合作用 ;气温 低 ,作物 生长期 长;昼夜温差 大 ,有利于 作物养分的积累 。

2.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热量条件和水源条件是什么?

(1)热量条件: 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热量充足 。

(2)水源条件: 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较多的降水,雅鲁藏布江也提供了较丰富的灌溉水源 。 三.藏民的生活:

1.衣: 藏袍 是藏族的传统服装,。

2.食:居民的日常主食是 糌粑 ;牛羊肉也是常见食物。为了抵御严寒,人们常喝 青稞酒 。 3.住:牧区牧民一般用厚重的羊毛毡搭成帐篷居住,在农区和城镇多建平顶的 碉房 。

4.行:青藏地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公路 运输;D 青藏 铁路从青海的E 西宁 到西藏自治区的F 拉萨 ,它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江河原地:

1.位置与范围:三江源地区位于 青海省 南部,是 长江源区 、 黄河源区 、 澜沧江源区

的总称,被誉为 “ 中华水塔 ” 。

2.水源补给: 雪山 、 冰川 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湖泊 、 沼泽 是三江源区重要的调蓄器。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地位: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 高原湿地 ,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 生物多样性 最集中的地区。

2.作用:三江源孕育了三大河流,是我国重要的 水源涵养地 ,不仅对当地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3.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

(1)存在的问题: 水土流失 加剧、 草地沙化 严重、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 锐减等。 (2)产生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全球 气候变暖 ,冰川 逐年萎缩 , 湖泊 和 湿地 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②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 、 乱采滥挖 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危害: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使长江、黄河下游地区 水量减少 ;造成黄河断流和干旱;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使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含沙量 增加,造成 洪涝 灾害的发生。 (4)保护措施: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退耕还草(林) , 全面禁猎 、 禁采砂金 、 休牧育草 ,实施 天然林 和 天然牧场 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基本国情:国土辽阔,区域差异 大 ,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 发展中 国家。 2.巨大成就:

(1)1978年,我国将广东的 深圳 、 珠海 、 汕头 和福建的 厦门 设立为经济特区,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2)我国于2001年成功加入了 世界贸易组织 。

(3)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 二 大经济体。 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 人地关系 不够和谐:我国 人口 、 资源 、 环境 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 能源紧缺 、 环境污染 、 生态环境恶化 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措施: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 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是应对挑战的正确选择。

2. 区域发展 不平衡:主要表现为 东 、 中 、 西 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 内地 以及 城乡 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措施:我国正大力实施__ 西部大开发 __、振兴 东北地区 等老工业基地、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___、 推动 城乡一体化 等重大战略决策。 3. 海洋权益 面临严峻挑战。 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 发展中国家 中唯一的常任理事国。

3.我国坚定 和平 、 发展 、 合作 、 共赢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4.我国政府提出的“___和谐世界 __”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探究题: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就节能减排而言,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随手关灯、关电源; 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出行; 不浪费水资源; 纸张尽量有效利用, 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宣传节能环保知识等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