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实践与批判性思维

循证护理的实施现状与分析

李锐 刘之超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关键词:循证护理;实施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399(2005)03-0052-03 循证护理(Evdencc-based nursing,EBN)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护理学理念。循证护理在近10年内迅速发展为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及方法,已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为加强我国的循证护理实践研究,促进循证护理实践的发展,现就循证护理在我国的实施现状与分析作一综述。

1、循证护理概念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1.1 循证护理的概念 根据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在2000年新版“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中对循证医学的定义,循证护理含义可理解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强调运用证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3个要素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可见,循证要求人们在医学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直觉、惯例及未经验证的理论而应遵循科学原则和依据办事。

1.2 EBN的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Cochrane认为应将医护工作建立在合理的证据之上,而非主观经验之上。80年代,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教育学家们将建立于“证据规律”基础上的临床工作模式命名为循证医学。1991年加拿大 Mcmaster大学的教授Alba Dicenso首次提出“循证护理”这一护理理念,其观点迅速得到普遍关注与研究。1992年英国成立Cochrane中心,1993年又正式成立了Cochrane协作团,是一个非赢利性质的民间学术团体。1996年英国Nursing Standard杂志组织成立了全球第一个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中心(NHSCRO)。随后,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循证护理研究机构,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1999年香港中文大学开始出版一些循证护理有关资料。目前Cochrane协作网已发展成为包括中国Cochrane中心在内的13个国家和15个中心。我国的Cochrane中心设址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1999年和2000年对全院所有的在职护士进行了循证护理实践的基础培训。目前已完成11种杂志110卷963期约38520篇的手检,已检出RCT/CCT论文1718篇,其中RCT876篇,CCT842篇。《护士进修杂志》、《护理研究》和《护理学杂志》已完成检索后的文献评价并发表论文。其中RCT论文所占比例分别是2.3%、4.0%和3.8%,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又以4年明显。但论文的比例仍较少,并且存在许多不足。

2、循证护理实践的类别和方法

2.1 循证护理实践的类别分为2种:一是循证护理最佳证据的提供者(door),一为最佳证据的应用者(user)。

2.2 循证护理实践的方法与循证医学实践一样,归纳为“五步曲”,即:确定临床实践的问题:查询相关资料,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严格评价文献/经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及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通过实践以后的后效评价,提高临床学术水平和护理质量。也有人认为循证护理实践程度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及循证应用4个阶段。

3、循证护理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克里(WeihrieH)教授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的重要技术,在国外商业领域和卫生服务政策开发中得到了比较广泛地应用。该方法就是对系统或结构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面临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寻求最佳的趋利避害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以充分利用发展机遇。

3.1 实施循证护理的优势(S)

3

>>闂佽绻掗崑鐐裁洪弽顐n潟闁硅揪绠戠粈鍌炴煏婵犲繘妾柣搴嫹<<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