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 精品

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

篇一: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国家秘密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与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做好保密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保障。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机关办公系统的情况下,国家秘密存在的形态和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家秘密的载体由纸介质为主扩展到声、光、电、磁等多种形式。 这使得保密工作更宽泛,科技含量要求更高,工作要求更加严格。 当前我国的保密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形势严峻。 一是保密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一些干部包括领导干部保密意识不强,缺乏政治眼光和法制观念,对保密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利益驱动明显。

有些人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惜践踏国家保密法规和出卖国家秘密,以谋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和实现所谓的个人价值。 三是近年来涉密主体增多。

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和民营企业进入涉密领域,使原有的保密管理体制出现了盲点。 四是人员流动加剧。

一些高科技人员和涉密人员离职跳槽到外资企业、跨国公司或移民外国等,给国家秘密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泄密事件的不断上升,给国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新形势下提高保密工作质量已显得尤为重要。

——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学习是做好保密工作的第一要务。 涉密人员需认识泄密的严重后果,强化保密观念。

要端正态度,注重细节,改正以往不良的工作习惯,培养保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认真学习信息化条件下做好保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基本

的防范手段和高技术窃密的基本常识。

——完善制度是保障保密工作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

行政机关需建立健全本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理顺流程,制定审查方式和程序,完善审批制度和保密责任制度,并指定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协调好各部门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在公开政府信息前,按审核标准确定信息保密级别,制定保密方案。 采用“谁公开谁审查”、“谁公开谁负责”的方法,责任到人。

——与时俱进,提升保密能力,加大人才、物力投入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 新形势下窃密手段的高科技化,要求我们加强涉密人员技能的培训,提高其防范能力和反窃密技术,提高人防。

同时,严格控制秘密信息接触范围,降低泄密风险。

另外,加大保密的物理设施投入,配备安全防护设备,提高技防。 ——发动群众,加强沟通,及时反应,采取得力的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泄密造成的损失。

充分借用群众力量,发挥其监督辅助功能。 加强泄密问责制度,激励泄密人员及时补救。 建立泄密应急机制,使损失降到最低。

在这个信息时代,掌握了一个国家的信息相当于掌握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命脉,谨慎保护国家秘密安全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义务。

篇二: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之我见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之我见保密工作担负着“保安全,保发展”的重任,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命,而在和平建设年代,保密就是保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也曾强调,要从国家安全的政治高度抓紧抓好这件事。 随着我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日益增强,以及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境外情报机构加紧对我国实施全方位的情报战略,保密与窃密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保密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境外情报机构策反和窃密活动除一惯利用金钱女色获取报外,还千方百计利用现代科学的手段进行窃密活动,目前,我国计算机泄密事件令人触目惊心,按照国家保密委原话说: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

因此,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牢固树立新的理念。

近年来频频发生计算机泄密案无一不是少数人员违反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规定,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所致。

从发案情况来看,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其一,贪图方便。

一些涉密人员和部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明知不能使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为了工作方面,擅自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导致泄密。

其二,心存侥幸。

少数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保密观念淡化,对保密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心存侥幸使他们放松警惕,最终导致泄密。 其三,观点错误。

一是无密可保的错误认识,有些涉密人员和部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错误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涉密不深,自己也没有主动泄密行为,错误认为自己不会产生泄密事件。

二是密不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错误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情报获取能力日益增强,错误认为保密工作作用不大,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保密要求,最终导致泄密。

其四,不良习惯,在近期发生的泄事件中,相当一部份责任人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其泄密几乎都是“善意”的过失,起因是个人在工作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主要表象:一是盲目搜集资料,却忽视了有关材料是否涉及国家秘密问题。 二是不及时清理涉密电子文档。

一些涉密人员长年累月处理涉密信息,却没有及时归档保存,计算机内存储的涉密信息数日数量十分惊人,成为严重的泄密隐患。 三是公私不分。

一些涉密人员长时间在计算机及移存储介质使用上公私不分,有的利用工作用计算机处理私人事务,有的对移动存储介质不加区分,内外网混用,造成泄密。 其五,不及时清查和交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