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4-19
A.电阻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到c B.物块下落的最大加速度为g C.若h足够大,物块下落的最大速度为D.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mgR B2l2
Blh R解析 题中导体棒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由右手定则可得回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则电阻R中的电流方向由c到a,A错误;对导体棒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T-F安=ma,又F安=BBlvl,再对物块应用牛顿RgB2l2vg第二定律有:mg-T=ma,则联立可得:a=-,则物块下落的最大加速度am=,B错误;当a=0时,速
22mR2
度最大为vm==
mgRΔΦBΔS,C正确;下落h的过程,回路中的面积变化量ΔS=lh,则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B2l2RRBlh,D正确。 R答案 CD
二、计算题(共46分)
10. (10分)(2015·江苏单科)做磁共振(MRI)检查时,对人体施加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肌肉组织中产生
感应电流。某同学为了估算该感应电流对肌肉组织的影响,将包裹在骨骼上的一圈肌肉组织等效成单匝线圈,线圈的半径r=5.0 cm,线圈导线的截面积A=0.80 cm,电阻率ρ=1.5 Ω·m。如图9-4-20所示,匀强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若磁感应强度B在0.3 s内从1.5 T均匀地减为零,求:(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
图9-4-20
(1)该圈肌肉组织的电阻R; (2)该圈肌肉组织中的感应电动势E; (3)0.3 s内该圈肌肉组织中产生的热量Q。
2πr3
解析 (1)由电阻定律得R=ρ,代入数据得R=6×10 Ω
A 6
ΔB·πr-2
(2)感应电动势E=,代入数据得E=4×10 V
Δt2
E2-8
(3)由焦耳定律得Q=Δt,代入数据得Q=8×10 J。
R答案 (1)6×10 Ω (2)4×10 V (3)8×10 J
11. (18分)(2015·广东理综)如图9-4-21甲所示,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水平放置,间距L=0.4 m。导轨右端接有阻值R=1 Ω的电阻。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导体棒及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导轨间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d连线与导轨垂直,长度也为L。从0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同一时刻,棒从导轨左端开始向右匀速运动,1 s后刚好进入磁场。若使棒在导轨上始终以速度v=1 m/s做直线运动,求:
3
-2
-8
图9-4-21
(1)棒进入磁场前,回路中的电动势E;
(2)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安培力F,以及棒通过三角形abd区域时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式。 ΔB解析 (1)由图乙可知0~1.0 s内B的变化率=0.5 T/s①
Δt正方形磁场区域的面积
S=?
?L?22
?=0.08 m② ?2?
ΔΦSΔB=③ ΔtΔt棒进入磁场前0~1.0 s内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E=
由①②③得E=0.08×0.5 V=0.04 V
(2)当棒通过bd位置时,有效切割长度最大,感应电流最大,棒受到最大安培力
F=BIL④
7
棒过bd时的感应电动势
Em=BLv=0.5×0.4×1 V=0.2 V⑤
棒过bd时的电流
Em
I=⑥
R由④⑤⑥得
F=0.04 N
棒通过a点后在三角形abd区域中的有效切割长度L′与时间t的关系:
L′=2v(t-1),其中t的取值范围为1 s≤t≤1.2 s⑦
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式
BL′v2Bv2(t-1)i===t-1(1 s≤t≤1.2 s)。
RR答案 (1)0.04 V (2)0.04 N i=t-1(1 s≤t≤1.2 s)
12.(18分)如图9-4-22所示,足够长的粗糙绝缘斜面与水平面成θ=37°放置,在斜面上虚线aa′和
bb′与斜面底边平行,在aa′、b′b围成的区域有垂直斜面向上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1 T;现有
一质量为m=10 g、总电阻为R=1 Ω、边长d=0.1 m的正方形金属线圈MNPQ,让PQ边与斜面底边平行,从斜面上端静止释放,线圈刚好匀速穿过磁场。已知线圈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10 m/s,sin 37°=0.6,cos 37°=0.8)求:
2
图9-4-22
(1)线圈进入磁场区域时,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2)线圈释放时,PQ边到bb′的距离;
(3)整个线圈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圈上产生的焦耳热。 解析 (1)对线圈受力分析有:F安+μmgcos θ=mgsin θ 代入数据得:F安=2×10 N (2)F安=BId
-2
E=Bvd EI= RB2d2v解得:F安= R
8
代入数据得:v=2 m/s 线圈进入磁场前做匀加速运动,
a=gsin θ-μgcos θ=2 m/s2
v2
线圈释放时,PQ边到bb′的距离x==1 m
2a(3)由于线圈刚好匀速穿过磁场,则磁场宽度等于
d=0.1 m Q=W安=F安·2d
解得:Q=4×10-3
J。
答案 (1)2×10-2
N (2)1 m -3
J
9
(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