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怎么写 诗歌评论 汇总版
导读:诗歌是感官经验、生命情绪与活泼的心智相遇,给诗歌下的定义也不是诗歌,对于诗歌写作来说,没有对诗歌的审美敏锐也是一种“天生”,诗歌可追求“深度”,与借用诗歌来“说事”的诗人的根本不同,诗歌之美主要不在于传达某个词义信息,诗歌引起我们对语言的特殊沉浸,诗歌是需要高度专注语言艺术,诗歌不必要你懂,优秀的诗歌关心的不只是可以“类聚化”的情感,诗歌是由感性而生的,诗歌要有适合于特定题材的流畅、美妙、自如 《诗刊》2014第6期(上)之《诗艺清话》(一)摘节 作者:陈超 诗歌是感官经验、生命情绪与活泼的心智相遇,所产生的审美趣味,而不是僵硬的观念推演,哪怕是“正确的观念”。审美趣味,趣味,还是趣味,这是读诗与赝品的分时分野。 指月亮的手不是月亮,给诗歌下的定义也不是诗歌。 对于诗歌写作来说,训练、专注、沉湎、教养,如此等等是必要的条件,但还是有一个决定性 致命条件——我应该直接说吗?——天才。 可叹的是,没有对诗歌的审美敏锐也是一种“天生”,对这样的人,任何知识、修养都帮不忙。 诗歌可追求“深度”,但不能不能以趣味、活力和技艺的让步为代价。这正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与借用诗歌来“说事”的诗人的根本不同。 趣味活动和技艺,是写作欢愉的保证。欢
愉消除了话语权势,欢愉恢复了汉诗原曾有过后来被中断了的生命血色素。有趣味的诗,有效地避免了“滥情”与“说教”两大宿疾,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具有美好性情和心智的诗人眼里去看看人生。 旧体诗的基本语义单位是句子,而现代诗的基本词义单位却是词语。在此,每个词被迫变得格外敏感,关键处,若一脚踏空,全盘皆输。 诗歌之美主要不在于传达某个词义信息,而是它的传达方式,值得我们沉浸、赏玩。所以,内行欣赏者不太重视“诗所言”,而更喜欢注意“怎么言”。 诗歌引起我们对语言的特殊沉浸,惊愕,惊喜。当语言偏离了实用性,而带给我们喜悦时,诗现身了。 诗歌是需要高度专注语言艺术,与小说家不尽相同,在特定意义上说,诗人不仅需要“开放”信息,同时更需要必要的“自我封闭”,凝神静心默想。 不要用舞台上矫揉造作的范儿写诗。不要使用与你腻友调侃时的以佻调调写诗。诗是与处于喑哑之地的潜在知音的交流,要质朴,谦逊,诚恳,还要一点羞怯的自我克制。 记住要把自我迷恋,转换为对诗本身的专注和沉浸,这样才可能写出真正的好诗。 写作不是描摹世界的表象,而是让存在现身。诗人不应照相式地反映事物,而要潜入对象的内部,将对象“比它自身中解放出来”,让他所创造的世界替他说话,达到心与与道合的天地同参之境。 诗人毋庸去制造更多的玄想,他对着感知的对象凝神领悟,直到对象向他走来,并“要求”在话语中展露
它自己。 诗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受。 差的诗人往往在该含混的地方太清晰,而在该清晰的地方又太含混。 对诗人而言,整个宇宙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外界事象与人的内心能够发生神秘的感应与契合。因此,“象征”等等不是一般的“修辞”技巧,而是内外现实的“相遇”、“相融合”。诗中的形象不是从属的工具,它自身拥有自足的价值。 有许多诗人在作品中不厌其烦地诉说自已心灵的苦难,但并能打动我。 诗人责问道:“我说的还不够多么?” ——让我们告诉他:“不。一个致命的原因恰恰 是你说的太多,而‘诗’说得太少。” 诗的本质不是抒情,不是经验,而是诗本身。不管你属于哪种创造力形态,每个真正的诗人内部,都有个“绝对的诗”的幽灵,或舍利。 诗的含混和清晰一样,本身不等于诗的价值。诗的价值:含混,必须有内在精敏做基础;清晰必须有“光明”的神秘。 “你的美是月光下的庭院”(含混),比“你是一朵红玫瑰”(清晰),前者更精敏。 ….不能为其它语言转述的言语,才是个人信息意义上的“精确的言语”,它远离平淡无奇的公共交流话语,说出了个人特殊感受力,和个人灵魂的独特体验。 诗,是个体生命和语言的瞬间展开。与其它文体相比,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不可复制别人,也不可复制自己。 优秀的诗歌关心的不只是可以“类聚化”的情感,更应是个体生命的经验。类聚化的情感只能“呼应”我们已有的态度,而个人情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