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教师版课件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题(强化班)

编写:盐城市第一中学 高三语文教研组 卞建容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在现代文阅读中明确提出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并将“探究能力”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种能力作为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能力点。 一、什么是探究题

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探索研究,就是在详实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分析、比较、归纳,从而提炼、推理,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甚至发现新问题。所以它的核心是发现和创新,它不同于一般的记忆、复述、理解和概括,它体现了一种思维上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探究性的问题都是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的,也就是说它的答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出来的。它需要学生花一番功夫,费一番周折:或是让学生调动情感思维,进行一番或苦或乐或悲的体会;或是让学生发挥想象思维,进行一番形象上的重塑;或是让学生开启理性思维,调取储存于脑海中的各种知识进行筛选、提取、归纳、推理一番。有时甚至是三种思维的综合运 (一)体裁题材

2004年《草堂诗魂》 游记散文 对文人命运的思考 2005年《波兹曼的诅咒》 议论性散文 对当今娱乐文化的思考 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 散文 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怀念 2007年《麦天》 散文 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 2008年《侯银匠》 小说 赞美古镇的人情美 2009年《上善若水》 议论性散文 歌颂古老劳动人民的智慧 2010年《溜索》 小说 对人与自然的思考 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 小说 歌颂抗日青年的爱国精神

2012年《邮差先生》 小说 歌颂仁厚、质朴、善良的人性品质 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 散文 赞美何容坚持自我、不妥协的为人品格 2014年《安娜之死》 小说 揭示社会的虚伪、罪恶

2015年《比邻而居》 散文 对多元生活方式与传统关系的理解 (二)主题分类

1、农耕文明(城市) 2、传统技艺(文化) 3、生活方式(现代) 4、精神家园(心灵) 5、生活哲学(道理) 6、生存智慧(境况) 7、人性人心(真善美) 8、自然之美(物我)

1

9、家国情怀(民族社会)

二、高考真题

(一)2015年《比邻而居》

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答案:

① 不同的生活状态(方式)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

② 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平衡、和谐;只由它弥漫,散开

③ 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2014年《安娜之死》

就在这一刹那,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觉得无力挣扎。一个正在铁轨上干活的矮小的农民,咕噜了句什么。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4. 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6 分) 答案:

① “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

② 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 ③ 画龙点睛, 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南师大吴锦教授在对《安娜之死》修正答案时认为“意蕴”指深刻含义,阅卷时答案作了调整,蜡烛不是“比喻”,是象征,“蜡烛点亮”象征安娜对光明的追求,“蜡烛燃烧的过程”象征“安娜发现社会的罪恶”,“蜡烛熄灭”象征“安娜希望破灭,社会罪恶将她吞噬”。意蕴答成“安娜对光明追求,被社会黑暗吞噬,表明作者

2

对安娜同情,对社会的批判”对。

(三)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 【答案】

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喜爱北平,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最大的原因:朋友 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 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的理解、认可之意。

【解析】探究句子的内涵,首先要考虑句子的含义,而后要考虑作者的情感态度、写作意图。

(四)2012年《邮差先生》★★★

(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答案】

① 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自然天气 ② 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心理状态 ③ 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人文气氛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体会这句话的含意,需要透过表层意思,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深层挖掘。它不单单指自然的天气,还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小城的人文气氛。

(五)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 【答案】 (1) 深刻寓意:

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 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