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涉密论文缴送到武汉大学档案馆,由档案馆加盖公章后到图书馆办理相关离校手续。
③电子版论文要按照一定要求进行编辑
④点击进入电“子版论文提交系统”进行线上提交 ⑤电子版论文提交审核通过的,提交一份纸本论文到相应的论文纸本缴送地
第六章
6.1学术不端行为界定
学术界中的不道德行为通常用: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三个词汇表述
①学术失范: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者没有严格遵守学术研究的相关规范而导致的非主观性、技术性过失行为(如:实验过程不严谨导致实验数据偏差;论文图表位置标错)
学术失范的出发点是非主观故意的,且造成影响对社会危害程度相对较小 ②学术腐败: 发生在学术界的,与学术活动有关的涉及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等多种不正之风的腐败行为。
③学术不端:定义见前文。
学术不端行为是主观上的有意行为,违反了科学道德规范,严重者可构成犯罪。因其低风险和高收益性的诱因成为当前学术界极具危害性的普遍行为。
1、抄袭与剽窃行为: 影响:
是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一种欺骗形式,被界定为虚假声称拥有著作权,即取用他人思想产品,将其作为自己的产品予以发表的错误行为。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他人的思想见解或语言表述而没有申明其来源。《著作权法规定》中提出,应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定义:
抄袭是指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以或多或少改变内容和形式的方式当作自己的作品来发表。
剽窃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将他人的语言文字、图表公式或研究观点经过编辑、拼凑、修改后加入到自己的论文、著作、项目申请书、项目结题报告、专利文件、数据文件、计算机程序代码等材料中,并当作自己的成果而不加引用的公开发表。
抄袭和剽窃在法律上为同一性质的侵权行为,但在侵权的程度方式上有所差别。抄袭是直接公开的照搬照抄,剽窃是隐蔽是的改头换面。
抄袭和剽窃的形式: ①全文抄袭,包括:全文几乎一字不动的照搬,替换应用或删减描述的对象,改头换面,增加。
②整段照抄或稍改文字叙述或重新排列,增删句子,实质内容不变,整个段
落的主体内容与他人作品中对应的部分基本相似。
③片段抄袭,抄袭他人作品中的观点或结论,而不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让读者误以为观点时自己的。
④将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全部或整段的翻译、改变成为自己的作品。
⑤窃取他人研究成果的调研、实验数据、图表。照搬或略加改动就用于自己的论文。
⑥窃取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中独创概念、定义、方法、公式、原理等据为己有。
⑦自己照抄或部分袭用自己已发表文章中的表述,而未列入参考文献,应视作“自我抄袭”。
抄袭和剽窃的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抄袭和剽窃侵权与其他侵权行为一样,需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行为具有违法性;第二,有损害的客观事实存在;第三,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第四,行为人有过错。由于抄袭物在发表后才产生侵权后果,即有损害的客观事实,所以通常在认定抄袭时都指已经发表的抄袭物。
我国司法实践中认定抄袭和剽窃一般来说遵循三个标准:
第一,被剽窃(抄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第二,剽窃(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这里的范围不仅从“量”上来把握,主要还要从“质”上来确定;第三,引用是否标明出处。
引用的界限:
①作者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题材、观点,思想等再进行新的发展,是新作品区别于原作品,而且原作品的思想,观点不占新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这在法律上是允许的
②对他人已发表作品所表述的研究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可以自由利用,但要注明出处,即使如此也不能大段照搬他人表述的文字
③著作权法保护独创作品,但并不要求其是首创作品,作品虽然类似但如果系作者完全独立创作的,则不能认为是剽窃。
2、伪造和篡改行为: 伪造和篡改的定义:
伪造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记录或报告无中生有的数据或实验结果的一种行为。伪造不以实际观察和试验中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据,而是按照某种科学假说和理论演绎出的期望值,伪造虚假的观察与实验结果。
篡改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操纵实验材料,设备或实验步骤,更改或省略数据或部分结果使得研究记录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的一种行为。篡改是指科研人员在取得试验数据后,或急功近利,或为了使结果支持自己的假设,或为了附和某些已有的研究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改加工”,按照期望值随意篡改或取舍数据,以符合自己期望的研究结论。
伪造和篡改的形式: ①伪造试验样品。
②伪造论文材料与方法,实际没有进行的实验,无中生有。 ③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伪造虚假的观察与实验结果,故意取舍数据和篡改原始数据,以符合自己期望的研究结论。
④虚构发表作品、专利、成果等。 ⑤伪造履历、论文等。
伪造和篡改行为的危害: 伪造和篡改都属于学术造假,其特点是研究成果中提供的材料、方法、数据、推理等方面不符合实际,无法通过重复试验再次取得,有些甚至连原始数据都被删除或丢弃,无法查证。这两种做法是科学研究中最恶劣的行为,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与某项研究有关的所有人和事的可信性。涉及实验中数据伪造和各种实验条件更改的学术欺骗却并不容易发现,而且调查起来也需要专门人员介入,并要重现实验过程,因而颇有难度。伪造和篡改的发现多是在文章发表一段时间后,实验不能重复或者实验数据相互矛盾,致使专家提出质疑,或是实验室内部人员揭发,才能发现。
科学研究的诚信取决于实验过程和数据记录的真实性。篡改和伪造会引起科学诚信上的严重问题,这使得科学家们很难向前开展研究,也会导致许多人在一条“死路”上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
2、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 一稿多投的定义:
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将要发表或已经发表,在期刊(包括印刷出版和电子媒体出版)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重复发表的定义:
重复发表是指作者向不同出版物投稿时,其文稿内容(如假设、方法、样本、数据、图表、论点和结论等部分)有相当重复而且文稿之间缺乏充分的交叉引用或标引的现象。这里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行为主体,一种是指将自己的作品或成果修改或不修改后再次发表的行为,另一种是指将他人的作品或成果修改或不修改后再次发表的行为。后者是典型的剽窃,抄袭行为,在这里所说的重复发表仅指第一种行为主体。
一稿多投的形式: ①完全相同型投稿。
②支解型投稿。比如作者把A文章分成B文章和C文章,然后把A、B、C三篇文章投递给不同的期刊。
③改头换面型投稿。作者仅对文章题目做出改变,而结构和内容不做变化。 ④组合型投稿。除了改换文章题目外,对段落的前后来连接关系进行调整,但整体内容不变。
⑤语种变化型投稿。比如,作者把以中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英文或其他外文,在国际著作权公约缔约国的期刊上发表,这在国际惯例中也属于一稿多投,是违反国际著作权公约准则的行为。
一稿多投行为的界定:
构成“一稿多投”行为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①相同作者。对于相同作者的认定,包括署名和署名的顺序。鉴于学术文章的署名顺序以作者对论文或者科研成果的贡献而排列,调整署名顺序并且再次投稿发表的行为,应当从学术剽窃的角度对行为人进行处理。因同一篇文章的署名不同,应认定为“剽窃”,不属于“一稿多投”。
②同一论文或者这一论文的其它版本。将论文或者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经过文字层面或者文稿类型变换后的同一内容的其他版本、载体格式再次投稿,也属于“一稿多投”。
③在同一时段故意投给两家或两家以上学术刊物,或者非同一时段且已知该论文已经被某一刊物接受或发表仍投给其他刊物。
④在编辑未知的情况下的“一稿多投”。 根据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以下类型的重复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行为,可以再次发表:
①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会议墙报的形式发表过初步研究结果的完整报告,可以再次发表,但不包括以正式公开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发表的全文。
②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 ③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类文稿,可以再次发表,但此类报道不应通过附加更多的资料或图表而使内容描述过于详尽。
④重要会议的纪要,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可以再次发表,但应向编辑部说明。
⑤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可以再次发表。但要引用上次发表的论文(自引),并向期刊编辑部说明。
⑥论文以不同或同一种文字在同一种期刊的国际版本上再次发表。
⑦论文是以一种只有少数科学家能够理解的非英语文字(包括中文)己发表在本国期刊上的属于重大发现的研究论文,可以在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再次发表。当然,发表的首要前提是征得首次发表和再次发表的期刊的编辑的同意。
⑧同一篇论文在内部资料发表后,可以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再次发表。以上再次发表均应向期刊编辑部充分说明所有的,可能被误认为是相同或相似研究工作的重复发表和先前报告,并附上有关材料的复印件;必要时还需从首次发表的原期刊获得同意再次发表的有关书面材料。
参考文献使用和著录的不端行为:
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者论文的整体的参考和借鉴,是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的基础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7714-2005)
参考文献常见问题:引而不注、注而不引、过度他引、不当自引、模糊注引(这类问题从本质将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论文中标注的基金项目和论文无关(也属于学术不端): 基金论文往往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和制高点,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在期刊上刊载数量被当作一项重要评价指标用于评价期刊水平。
如何区别合理使用与学术不端: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③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④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
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⑤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⑥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⑦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⑧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⑨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⑩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避免侵权做到合理使用需满足的条件: ①引用目的是非营利性的 ②引用的量要适当
凡引用一人或数人作品,所引用总量不能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专题评论文章除外。
③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④所引用的他人作品,必须是已发表的作品
⑤引用他人作品应注明出处,避免误导读者将他人作品视为己出
6.2国内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近年来,高校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为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各高校已陆续应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来加强对毕业生学位论文的检测。对于应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各高校都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检测要求和处理办法,表1中列出了10所高校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使用管理方法。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包含了学位论文、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
检测步骤:
上传论文——出现完整检测结果、去除引用文献的检测结果及去除本人文献的检测结果等——并会在前面显示论文提前检测的情况(提醒检测人员此前有别的期刊检测过,可能存在一稿多投情况)——检测页面下半部分以表格形式进行文献溯源
高校使用该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初步检测的步骤: 生成指纹进行比对,结果以四色显示论文的文字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