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简介、教材和文献阅读书目
地 理 学 基 本 理 论 问 题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地球表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地理科学的元理论层次讲述地理科学的概念形成发展的基本脉络、结构、机制与过程、功能、基本规律及人地相关地域系统的调控等内容。 钱学森等:论地理科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英]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2.[美]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3.[苏]B?A?阿努钦:地理学的理论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4.王铮等:理论地理学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5.陈述彭主编: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界展望.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统计分析方法;线性规划方法;多目标规划方法;随机型决策方法;AHP决策分析方法;网络分析方法;控制论及其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中国地理学会数量地理专业组:数量地理学在生产布局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 2.杨永岐:农业气象中的统计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年; 3.刘昌明,岳天祥,周成虎:地理学的数学模型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4.岳天祥: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5.A.Stewart Fotheringham, Chris Brunsdon, Martin Charlton QUANTITAVE GEOGRAPHY,SAGE Publications.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2000年。 主要内容有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学科分类、学科发展史;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和方法;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人为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恢复、重建与管理;自然资源与人类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防治与预测的自然地理依据;自然地理研究的数学方法等。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马建华等:现代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实习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黄秉维等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郑度等: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5.Michael J. Pidwirny. Fundamentals of Physical Geography.Okanagan University College.(e-book),2002年。 现 代 地 理 学 中 的 数 学 方 法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自 然 地 理 学 理 论 与 方 法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环 境 地 球 化 学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化学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生物圈的地球化学。它重点研究化学元素、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分布、地球化学行为和过程,指示自然与人为因素引起的区域和全球环境系统的变化规律及相应的地球化学循环,为资源开发利用,环境质量控制及人类生存和健康服务。 杨忠芳等:现代环境地球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年。 1.周启星等: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及全球环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2.戴树桂:环境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王焕校:污染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韦进宝,钱少华:环境分析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5.李祚泳,丁晶,彭荔红: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遥感信息地学评价;遥感与区域综合分析;遥感与地学宏观分析;遥感地学分析的比较研究;全球观测。 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1.陈述彭等:遥感地学分析.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年; 2.周成虎等: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3.傅肃性:遥感分析与地学图谱.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4.胡著智等:遥感技术与地学应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马霭乃:遥感信息模型.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态势;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资源评价。 蔡运龙编著:自然资源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1.牛文元著:自然资源开发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2.武吉华主编:自然资源评价基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陈永文:自然资源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刘成武等:自然资源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王敬国等:资源与环境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系统地介绍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破坏、我国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周国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遥 感 地 学 分 析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自 然 资 源 学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环 境 保 护 与 可 持 续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发 展 参考 书目 环 境 土 壤 学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2.国家科委等: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3.[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4.何希吾:中国资源态势与开发方略,湖北科技出版社,1993; 5.王伟:生存与发展:地球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5; 6.陈燕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研究土壤背景值;研究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与预测;研究土壤环境的污染与净化;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环境土壤问题的调查研究与评价方法;土壤生态优化的原理与技术。 陈怀满:环境土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1.黄昌勇等: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李学垣编:土壤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吴启堂:环境土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严健汉,詹重慈:环境土壤学.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5.牟树森,青长乐:环境土壤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原理与方法;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与方法;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毛文永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修订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 1.蔡艳荣,丛俏,曲蛟编:环境影响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崔莉凤:环境影响评价与案例分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 3.田子贵:环境影响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4.郑铭:环境影响评价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5.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环境影响评价典型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与GIS有关的概念、分类、流行开发工具等基本知识,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基于宏语言、专用开发语言和基于组件的GIS开发;GIS基础软件和GIS控件的开发技术。 陈正江,汤国安,任晓东: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1.韩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MapObjects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闾国年、吴平生、周晓波:地理信息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3.吴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4. 李胜乐:MapInfo 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实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5.承继成:数字地球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资源环境信息获取、管理、分析处理、表达和应用。包括资源环境信息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空间数据结构、环境信息处理技术、空间分析模型和设计开发的实例。 生 态 环 境 评 价 与 规 划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设 计 与 开 发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资 源 与 内容 简介 环 境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恢 复 生 态 学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自 然 资 源 评 价 与 管 理 区 域 分 析 内容 简介 使用 教材 参考 书目 内容 简介 范文义,周洪泽: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1.刘耀林著:环境信息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2.刘湘南,刘志明等著: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王桥等编著:环境遥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4.张成才等编著: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冯仲科等:3S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6.李德仁、关泽群:空间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实现.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7.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系统介绍了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其当前的发展方向,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其与恢复生态学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退化生态系统的形成原因与机制;退化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海岛和水体等的恢复原理与方法;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外来种入侵和全球变化对退化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等。 任海,彭少麟编著: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G. W. Cox. Conservation Ecology. Wm. C. Brown Publishers, 1993。 2.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保护生物学.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陈灵芝,马克平:生物多样性科学:原理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 傅伯杰,陈利顶等编著: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 董世魁等. 恢复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型;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等理论问题;剖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及农业资源等主要资源的特点,探讨开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武吉华主编:自然资源评价基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史忠良: 资源经济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牛文元:自然资源开发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3.刘成武等:自然资源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王敬国等:资源与环境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5. 马忠: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区域和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及与区域规划关系。重点对区域发展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及区域联系与分工等区域规划的前提和依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区域经济定量分析和预测方法。区域规划、类型、编制方法和程序,中外区域规划发展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