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文言翻译

第九讲) 文言翻译

(对应学生用书27~29页)

1. 强化文言文翻译的词法意识和句法意识。

2. 坚持文言翻译的原则,严格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

●重点实词(四)

1.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屡次)

2. 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陈公弼传》)(宽容,饶恕) 3. (1) 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因为)

(2) 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柳子厚墓志铭》)(受牵连犯……罪)

(3) 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犯……罪) 4.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魏公子列传》)(问候,慰问) 5. (1) 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太史公自序》)(攻占,巡行) (2)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高祖本纪》)(示众)

6. (1)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小路)

(2)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离间) (3) 侯生乃屏人间语。(《魏公子列传》)(私密,私下) 7.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差错)

8.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女子出嫁) 9.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回复) 10. 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称赞) ●古今异义词(四) 一、 单音节词

1. 迁(古:放逐;今:迁移)

2. 景(古:大、日光;今:景致或情形) 3. 害(古:嫉妒;今:祸害或害处) 4. 摄(古:整理、整顿;今:吸取)

5. 遣(古:休、被夫家赶回娘家;今:消除或派遣) 6. 寝(古:丑陋;今:睡觉)

7. 奇(古:适宜;今:特殊的或惊异的) 8. 卒(古:“猝”,死;今:士兵) 9. 要(古:邀请、相约;今:要求) 10. 严(古:尊重;今:严格或严密) 11. 速(古:招致;今:速度快) 12. 寻(古:不久;今:寻找)

13. 冒(古:涂盖、敷上;今:冒充或向外透)

- 1 -

二、 双音节词

1. 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古: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2.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古:可以凭借、可以用;今:可能,许可)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古:那个人;今:尊称人的妻子) 4. 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古:男子;今:女子的配偶)

5.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 6. 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

7.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五人墓碑记》)(古:头颅、生命;今: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8. 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古:智谋和力量;今:理解事物的能力) 9.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古:路人;今:走路)

10.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古:树木的根部;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重点虚词“其” 1. 用作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或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如:①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②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2) 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如: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