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兆桥绿色施工综合总结报告

吉兆桥绿色施工经验总结

由天津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公司第二项目管理分公司承建的吉兆桥工程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是一座跨海河桥梁,地处规划的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东丽侧在先锋路詹庄子附近,津南侧宋庄子附近,连接东丽区和津南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十分重要。建成后,将显著改善周边河东、河西、东丽、津南四区居民的出行条件。

工程主线修筑起点为雪莲南路与海河东路相交路口,修筑终点为吉兆路与柳盛道相交路口,全长906.842m。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桥梁工程:全长365m,修筑面积约为14800m2,总造价1.8亿元,全桥采用钢混结构形式。其中主桥跨海河,为三跨钢桁架结构形式(55m+90m+55m),两侧引桥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分别为三跨75m(25m+25m+25m)和四跨90m(20m+21m+31m+18m)。

一、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树立持续发展理念

工程开工伊始项目部就把创建市级绿色文明工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了:精心策划文明施工,达到“四个共识”。 (即:实施绿色文明施工,必须对绿色文明施工总体要求形成共识、实施绿色文明施工,必须坚持选拔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实施绿色文明施工,必须坚持动态管理、实施绿色文明施工,必须坚持预定的文明施工总体方案)。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绿色文明施工方案》、统一组织实施绿色文明施工、统一协调绿色文明施工操作、统一监督绿色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成立绿色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项目书记任副组长。二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做好项目驻地建设和施工现场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三是:在各施工队伍进场时,对施工队就绿色文明施工内容进行了详尽的交底,并签署了绿色施工管理协议书,保证绿色施工在施工现场的落实。

二、践行绿色施工承诺,积极推行四节一环保 第一、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情况

1)雨水的收集与办公、生活污水的利用:

雨水采用预埋的雨水收集井进行收集,与办公、生活污水系统相通,雨水回收系统所包含的地面面积为4000m2,结合天津市2011年、2012年、2013年同期的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02mm、603.3mm、550mm,因此施工一年来收集雨水理论数据为雨水系统覆盖面子X年平均降水量,按照雨水回收率≥35%计算,项目部介于用水量为理论数据的65%计算,根据天津市自来水收费标准,建筑用水7.5元/m3计算,本工程共计节约水费32278.35元。施工年节水费用如下表:

月用水量(T) 时间 平均降水量 502mm 项目部办公区及生活区面积 2000m 2000m 2000m 2222外来工生活区 2000m 2000m 2000m 222年收集雨水 雨水回收理论数据 率≥35% 建筑用水费用 节约 用水 费用 9789元 11764.35元 10725元 32278.35元 2011年 3月至12月 2008m 2413.2m 2200m 6621.2m 33331305.2m 337.5/m 332012年 603.3mm 1月至12月 2013年 1月至6月 汇总 550mm - 1568.58m 7.5/m 1430m 337.5/m 334000m 4303.78m 7.5/m

办公生活污水经项目部预埋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收集,经过沉淀池、过滤池简易处理后,与雨水收集井收集的雨水混合汇流至水塔下的沉淀池,经过沉淀后,由水泵送至水塔上,由水的自然压力用于生活区冲厕所,同时还用于项目部绿化的灌溉使用,节约了水资源。 2)项目部水资源的管理:

通过详细制定并实施节约用水计划,项目经理部驻地及施工现场节水逐月对用水情况进行计量汇总:

月用水量(T) 时间 施工 现场 6625 11538 3876 22039 项目部办公区及生活区 285 364 167 816 外来工生活区 435 543 216 1194 年计划用水指标(T) 节水数量(T) 2011年 3月至12月 2012年 1月至12月 2013年 1月至6月 汇总 8000 13000 5000 26000 655 555 741 1951 施工驻地及现场通过节水器材及循环水利用等节水措施,截止目前共节水1951吨。

第二、节能与能源利用情况: 1) 节能设备的使用:

本工程目前主要是使用的能源为电力能源,为节约使用电力能源,项目部、外来工驻地统一使用节能灯管,合理有效安排电灯使用时间,室内无人时,做到人走灯关。推广使用节能型电器,达到节能目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