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试题(2016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的科学;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2、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本身独有的基本特点。从宏观来看,
教育是指(整个社会的,国家的教育活动);从微观来看,教育则是指(单项的教育实践活动)。
3、 教育是教育者的教育受教育者学开成的双边活动。一方面,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在教育
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的主体,他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人)。
4、 教育活动的三要素:教育者 和 受教育者 以及 教育媒体。
5、 (《学记》)是我国教育这门学科的萌芽。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第一部
教育学的著作(《大教学论》)。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书,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他的教育学说,成为后世传统教育学的根基。 6、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标志着现代教育理论的
诞生。
7、 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
8、 教育按其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 9、 我国教育的社会功能分为(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教育)和(对社会精神文明的教育)
两大方面。 10、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经济是(中心),科技是(关键),教育
是(基础)。 11、 我国现阶段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
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12、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方向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3、 基础教育又称为国民基础教育,其特征是:(全民性),(基础性),(未来性)。 14、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的遗传和环境)两个层次。其中(人的实践
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的实践活动在年轻一代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5、 小学教育根本任务是(使儿童的德智体美劳等和谐地发展,为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应(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16、 小学教育的发展,既需要(教育部门和教研努力),又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还(需要法律的保障)。 17、 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 18、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和学的手段),它解决(教师怎
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19、 某老师在检查知识时,让优等生对同学的回答作出评论,要求中等生和后进生回答
不同难度的问题,这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运用了(谈话法)教学方法。 20、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辅助形式有(课外作业,课外辅导,现场
教学)等。 21、 课的类型是指(课的分类)。小学用得最多的课型是(综合课)。 22、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行的顺序)和时
间分配。综合课结构的中心环节是(讲授新教材)。
1
23、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
(教师讲,学生听)作为基本活动方法,具体分为(讲述,讲解,讲读)等讲授方式。 24、 使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由传统的(单纯升学教育)转向现代化的(公民素质教育)轨
道上来,使今后较长时期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课题。 25、 要上好课,必须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情况,设计上课全过程)三个方面的准
备工作。 26、 (提出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提编写教案的最主要两个环节。 27、 (上课)是整上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板书的技能包括(板书什么和怎么板书)两
个方面。 28、 直观的手段有(实物的直观,造型的直观,象征性的直观,语言的直观)。 29、 (教学内容)关系到所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因此,各国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都把
(教学内容)的改革放在(首要)地位。 30、 我国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体育、社会、外语、音乐、美术、劳
动学科。 31、 发现法是由布鲁纳提倡的,发展性教学是赞可夫提倡的。 32、 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步骤为(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面置和批发,个别辅导,学
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3、 综合课的结构由(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 34、 思想品德教育又称为(德育)。它的内涵包括(政治教育,思想观点教育和道德品
质教育)几个方面。 35、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导向)的作用。 36、 自我教育能力也是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它是由(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
等几种因素构成的。 37、 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包括有品德这一方面的(认识,情感 ,意志和行为)四个基
本成分。 38、 认知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因,是产生(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 39、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
求)与学生(思想品德)的矛盾,这个矛盾推动着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发展。 40、 正面教育是指教师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学生进行启发。 1、 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指明了实现教育目的的(A)
A、基本途径 B、基本规格 C、基本方向 D、基本要求 2、(D)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组织形式 D、教育目的 3、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唯一方法是(B)
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D、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4、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最主要是通过(A)来实现。 A、培养人 B、直接参与政治活动 C、传播舆论 D、继承文化 5、同样环境在不同儿童身上可以产生的反应,这主要是因为(D)
A、遗传素质不同 B、教育条件不同 C、成熟程度不同 D、人在活动中表现的主观性
2
6、教育目的所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B)
A、身心发展 B总的质量规格 C、具体标准 D、思想品德 7、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D)
A、教育方针 B、教育内容 C、教育措施 D、培养目标 8、在五育中,(B)为其它各育的实施提供认知的基础。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9、(A)对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劳动教育 10、(B)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学这门学科的萌芽。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教学论》
11、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以学生的实际出发,是(D)的一项重要原则。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实现小学培养目标 12、下列现象属于教育现象的是(C、D)
A、老猫教小猫打老鼠 B、作家写书 C、师父带徒弟 D、短期师资培训 13、基础教育的特征是(ABC)
A、全民性 B、基础性 C、未来性 D、发展性 14、教育方针具有的特点是(ABC)
A、阶级性和时代性 B、行政性和法令性 C、稳定性和发展性 D、大众性和恒常性
15、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ABCD)
A、社会性 B、生产性 C、阶级性 D、历史性、时代性 16、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起(BCD) A、决定 B、加速 C、延缓 D、各极 17、教育机智体现教师劳动的(C)特点。
A、长期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18、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体现在教师劳动的(D)特点。 A、长期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19、教师的天职是:(A)
A、育人 B、教书 C、传授知识发展能力 D、管住学生 20、一节课上得好不好,最主要的标志是:(B)
A、教学过程如何 B、教学效果如何 C、教学设计良好 D、教学重点突出 29、备课工作中,最深入最具体、最落实的工作是:(A)
A、设计课时计划 B、钻研教材 C、设计教学模式 D、了解学生情况 30、学校环境美化属于(D)
A、显性课程 B、教育科目 C、课外活动 D、隐性课程 31、教学大纲是(ABC)
A、编写教科书 B、教师进行教学 C、国家指导教学 D、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学 32、教学中教师根据(ABCD)选择教学方法。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学生情况 D、教学任务 33、教学原则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BD)提出的。
A、教学内容 B、教育目的 C、教学方法 D、教学任务 34、课外作业的形式有(ABCD)作业
A、口头 B、书面 C、实践 D、阅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