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省五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强化练习题四

一、单选题 (云众教育祝大家学习愉快)

1.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答案】D

2.奥苏贝尔的二维分类中,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C

3.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

A.概念学习 B.规则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答案】C

4.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分化概念,让学生便于理解知识

【答案】D

5.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B.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C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答案】D

7.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答案】D

8.“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答案】B

9.下列基本要素符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四句话含义的一项是( )。

A.知、情、信、行 B.知、情、意、行C.知、情、体、行D.知、信、意、行

【答案】B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答案】D

11.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定向

【答案】A

12.弹奏乐器属于( )。

A.识记技能

B.智力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答案】C

二、多选题

1.为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在实际教学中,你认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B.教学内容的难度适当,要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否则,学生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C.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呈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

D.学生在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时,为保证学生获得成就感,可以放弃该教学内容

【答案】ABC

2.对学生来说,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的阶段,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这几个阶段是( )。

A.操作定向 B.操作熟练 C.操作整合 D.操作模仿

【答案】ABCD

3.技能一般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下列哪项属于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

A.技能原型操作 B.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C.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D.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答案】BCD

4.品德培养应该使学生达到道德自律的水平,道德自律包括( )。

A.自我观察 B.自我评价 C.自我强化 D.自我体验

【答案】ACD

5.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

A.把小数换算成分数 B.认识时钟

C.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 D.写字

【答案】AC

6.问题的解决有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 )

A.提出假设 B.扩充假设 C.运用假设 D.检验假设

【答案】AD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