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练习题 (3)

20课:古诗五首《登幽州台歌》导学案

一、 查阅资料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二、课文赏析: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三、问题探究:

1.《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3、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独”字有什么作用?

1

4、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5.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一、按要求填写。

1、诗歌中抒发诗人对明君的渴望之情的诗句

是: , 。

2、诗歌中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悲伤凄凉的诗句是: 。

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人生悲歌。

B、一二句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明君和贤臣。

C、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感情。

2

D、第三句登楼远眺,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和感叹生命的短暂。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俯仰古今,既写出时间的绵长,又表现了诗人要承前启后干一番事业的抱负。

B、前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期待来者,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C、第四句用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D、后两句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是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营造出一种苍茫孤独的意境。

《望岳》《登飞来峰》导学案

【目标导学】

1、熟练背诵、准确默写三首古诗。

2、理解诗歌描写的意境,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3、鉴赏两首古诗中的佳词妙句。 【自学质疑】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