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苏联)空空导弹大全 - 图文

全弹质量105千克。 基本情况

该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四代近距空空导弹,是前苏联两个主要从事空空导弹设计的集团——“闪电”(Молния)和“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之间进行竞争的产物。前者取胜,推出的是首次采用气动与推矢控制方案的机动性极好的全向攻击空空导弹,代号为Р-73;后者失败,推出的是美国AIM-9L“响尾蛇”空空导弹的翻版,机动性差且无发展潜力,代号为Р-14。Р-73由“闪电”设计局于1976年开始研制。

但在1981年12月的国防机构改组中,由于“闪电”设计局的主要任务已从1976年转向航天领域,正在研制“暴风雪”航天飞机。因此,一大批“闪电”设计局的机载导弹设计师,连同Р-73空空导弹研制项目,均转入“三角旗”设计局,使之成为前苏联唯一的空空导弹设计局,并继续研制Р-73空空导弹,使之在1983年开始服役。Р-73(R-73)是导弹本身的编号,导弹系统的编号为Изд.73(Izd.73)。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1“射手”(Archer)。

该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其战术技术性能比美国现役第三代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响尾蛇”的最新型号AIM-9L/M领先10年;而北约组织早在7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的第四代空空导弹——AIM-132先进近距空空导弹几经周折,进展迟缓,至今仍在由英国独家研制之中。因此,西方国家现在没有能与Р-73相抗衡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由红外导引头、控制舱、主动雷达引信舱、连续杆式战斗部舱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在气动外形布局上,与Р-60(AA-8)近距空空导弹相同,即采用双鸭式气动布局,但在结构上有重大区别:

1)在头部加装4片风标式活动翼面,用来测量迎角,以改善导弹飞行品质,防止超过临界迎角而失速。

2)在尾部4片矩形弹翼的后缘各装有1片活动副翼,取代传统的陀螺舵,以限制横滚角速度,从而保证导弹飞行弹道的稳定性。

3)首次在近距空空导弹上应用推力矢量与空气动力综合控制技术,即在尾喷口四周加装4片偏转舵面实现推力矢量控制,并与空气动力控制相结合,使导弹的控制通道由传统的双通道控制变为5通道控制,即2个喷流偏转舵控制通道、2个空气动力舵面控制通道和1个副翼控制通道,从而使导弹在主动段上的最大机动过载达到60g。

4)红外导引头位标器离轴角±45°~±60°,具有很强的离轴发射能力,由于采用氮气致冷的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元件和脉冲调频技术,增强了探测距离、抗干扰能力和全向攻击能力。连续杆式战斗部爆炸后的扩展半径为4m。 Р-73导弹结构图

1—反安定面 2—控制舵面 3—控制装置 4—自动驾驶仪 5—燃气发生器 6—战斗部 7—固定火箭发动机 8—横滚稳定副翼 9—红外导引头 10—迎角传感器 11—舵机 12—主动雷达引信 13—发射电缆接头 14—电源 15—弹翼 16—副翼驱动装置 17—燃气舵机 18—燃气偏转舵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20km(Р-73МД1) 30km(Р-73МД2) 最小射程 300m 最大速度 M3.7 使用高度 ≤20000m 最大过载 50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主动雷达 战 斗 部 连续杆式,重8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105kg(Р-73МД1) 110kg(Р-73МД2)

弹 长 2.901m(Р-73МД2) 3.200m(Р-73МД2) 弹 径 170mm 翼 展 510mm

该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四代近距空空导弹,是前苏联两个主要从事空空导弹设计的集团——“闪电”(Молния)和“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之间进行竞争的产物。前者取胜,推出的是首次采用气动与推矢控制方案的机动性极好的全向攻击空空导弹,代号为Р-73;

后者失败,推出的是美国AIM-9L“响尾蛇”空空导弹的翻版,机动性差且无发展潜力,代号为Р-14。Р-73由“闪电”设计局于1976年开始研制。

但在1981年12月的国防机构改组中,由于“闪电”设计局的主要任务已从1976年转向航天领域,正在研制“暴风雪”航天飞机。因此,一大批“闪电”设计局的机载导弹设计师,连同Р-73空空导弹研制项目,均转入“三角旗”设计局,使之成为前苏联唯一的空空导弹设计局,并继续研制Р-73空空导弹,使之在1983年开始服役。Р-73(R-73)是导弹本身的编号,导弹系统的编号为Изд.73(Izd.73)。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1“射手”(Archer)。

该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其战术技术性能比美国现役第三代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响尾蛇”的最新型号AIM-9L/M领先10年;而北约组织早在7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的第四代空空导弹——AIM-132先进近距空空导弹几经周折,进展迟缓,至今仍在由英国独家研制之中。因此,西方国家现在没有能与Р-73相抗衡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

该弹由红外导引头、控制舱、主动雷达引信舱、连续杆式战斗部舱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在气动外形布局上,与Р-60(AA-8)近距空空导弹相同,即采用双鸭式气动布局,但在结构上有重大区别:

1)在头部加装4片风标式活动翼面,用来测量迎角,以改善导弹飞行品质,防止超过临界迎角而失速。

2)在尾部4片矩形弹翼的后缘各装有1片活动副翼,取代传统的陀螺舵,以限制横滚角速度,从而保证导弹飞行弹道的稳定性。

3)首次在近距空空导弹上应用推力矢量与空气动力综合控制技术,即在尾喷口四周加装4片偏转舵面实现推力矢量控制,并与空气动力控制相结合,使导弹的控制通道由传统的双通道控制变为5通道控制,即2个喷流偏转舵控制通道、2个空气动力舵面控制通道和1个副翼控制通道,从而使导弹在主动段上的最大机动过载达到60g。

4)红外导引头位标器离轴角±45°~±60°,具有很强的离轴发射能力,由于采用氮气致冷的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元件和脉冲调频技术,增强了探测距离、抗干扰能力和全向攻击能力。连续杆式战斗部爆炸后的扩展半径为4m。 最大射程 20km(Р-73МД1) 30km(Р-73МД2) 最小射程 300m 最大速度 M3.7 使用高度 ≤20000m 最大过载 50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主动雷达 战 斗 部 连续杆式,重8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105kg(Р-73МД1) 110kg(Р-73МД2)

弹 长 2.901m(Р-73МД2) 3.200m(Р-73МД2) 弹 径 170mm 翼 展 510mm

AA—12是目前俄罗斯研制的最新型的空对空导弹,这种先进的超视距拦射导弹的研制者是威姆佩尔设计局,其俄罗斯编号为R—77,也称之为AAM—AE或RVV—AE。

该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弹翼为 4片小展弦比的细长边条翼,它的尾翼操纵面非常独特,是一种矩形网格状的翼面。据称,这种尾舵的操纵效率极佳,可大幅度地提高导弹的机动性,该弹能攻击 12g的机动目标、可用来拦截无人驾驶飞行器和巡航导弹。

R—77 长约3.6米, 弹径0.2米, 头部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弹上雷达的有效作用距离约20千米,在这一距离内发射,导弹可以“发射后不管”。 若目标超过20千米,R—77的导引方式是先指令控制,然后主动雷达制导。该弹的发射重量为175千克,其最大射程约80千米。由于该弹尺寸不大,重量较轻,只要机载雷达能配套,可挂载在大多数俄罗斯现役战斗机上,甚至能由轻型的米格—21—93战斗机携带。 R—77的改进型称为R—77RVV—AE—PD,其最大射程增至100千米以上。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