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毕业论文

这里我们对室内的覆盖系统进行了比较简单的介绍,从战略上来看,国内的几大通信运营商肯定会牢牢把握室内覆盖系统这块肥肉,因为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营商的企业形象。直接体现着该运营商是否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准,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因此,室内覆盖的网络优化不可低估。在优化工作不断进行的今天,室内优化工作必将继续是任重而道远。

3.8 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天线对通信具有很大的影响,天线技术更是移动通信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基站天线

还是其他天线都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基站天线就是手机和通信网络相互连接的桥梁。如果没有了天线,也就没有了通信可言。在不同地方,不同的客户需求,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天线。因此,天线的调整与设置在网络优化的过程中举足轻重。

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方向图,增益,驻波比,输入阻抗,极化方式,双极化天线的隔离度,及三阶交调等都是表征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 (1)、方向图

天线方向图就是表征天线的辐射的特性空间角度关系的图形,其中,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图3.1 垂直,水平面方向图

(2)、 天线增益

和方向性参数类似,增益也是表征辐射功率集中程度的参数。当然,他们有着一定的不同。在输出功率相同的前提下讨论的是增益,而在相同辐射功率前提下讨论的是方

25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

向性系数。 (3)、 极化方式

天线的极化方式可分为椭圆极化、线极化、圆极化。一般说来,移动通信中大多数用的是垂直极化方式。但是,垂直极化方式很不好。因为垂直极化波受天气,特别是受下雨的影响很大,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可能的话要尽量少用此类型的天线。 优化中天线的选择

天线的选择要通过多方面的考虑。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话务量情况要选择不同的天线。并且,天线的高度也有所讲究。另外,一般用增益天线,并且采用天线下倾的方式。其倾角公式为:α=arctg(h/(r/2)) 其中α是波束倾角;h是天线高度;r是站间距离。 天线倾角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3.2 天线倾角示意图

26

第4章 掉话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掉话这个问题是客户反映最为强烈也是最多的问题。掉话,是网络各种不利因素导致的后果。因此,解决掉话问题,成为网络优化一个重大课题。

4.1 由于切换导致的掉话

切换导致的掉话就是当客户从一个区域走到另外一个区域,而这两个区域刚好是两个不同的基站覆盖区域。这个时候,用户的通信状态就会从原来的那个基站登记到现在的这个基站。而在这个复杂的切换过程中,很大可能产生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了掉话现象。产生切换掉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越区切换参数定义的不合理、信号强度滞后值设置不当、信号强度太弱、忙时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网络存在漏覆盖区或盲区、网络色码参数设置不当、孤岛效应等等问题。

4.2 切换的分析与解决

虽然切换掉话很复杂,但是我们只要能认真对待,认真分析,我们就能找到相关的

切换失败的原因,这样就不太难解决问题了。通常地原因有:因干扰引起的切换、因接收电平(RX_LEVEL)或接收质量(RX_QUAL)引起的切换、因呼叫重建引起的切换、因话务原因引起的切换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如下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各种仪器的报警现象分析。比如说因为相邻小区的数据的配置存在问题,或者说邻区的BCC(基站收发台色码)、BCCH、LAC(位置区码)等设置错误,从而产生的切换失败的掉话时,都会在BSC和MSC中产生相应的报警的。所以,我们必须经常查看相关的告警记录,从中找出问题的存在,进而找到存在的原因。

随后,我们要对OMC的统计信息进行分析,得出存在的原因。基站切换掉话偏高,有得时候并不存在报警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对OMC中显示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从这里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完成网络的优化。

紧接着,我们得利用无线场强测试仪和DT等测试工具来判断切换失败的因素。一般说来,我们要对相关小区进行较大范围的测试,通过现场的相关的路测,可得到基站的具体的覆盖情况和切换的情况,进而得到一些在OMC上看不到的信息。

当掉话率与切换问题相关的时候,我们就要抓住切换失败的原因,并且把切换失败的原因当做一个解决问题的突破点,随后,重点思考,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般

27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

说来,因为切换是在小区和基站这两个实体之间发生的,所以,这个小区的掉话很大可能是由于其和附近的小区之间的切换的设置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如果事实就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及时修改切换参数;同时我们要检查各大区域是否存在信号盲区,如果是该区域未被信号所覆盖,或者是信号盲区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增加新的基站来增加覆盖范围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有的就是因频率设置不合理,造成这种掉话现象。我们可以根据测试的具体情况适当修改小区有关的频率参数;而对有的因为话务量的不均衡,造成忙的时候因为目标基站没有切换信道从而产生的掉话的现象的,我们就可以根据话务量的具体情况,通过增加或者是修改基站的配置,或者是说增大原有基站的相关的覆盖范围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4.3 由于干扰导致的掉话

通信也就是无线电波的传输,而无线电波的传输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是因为网络内部的原因,同时,它还会受到网络内部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邻频干扰、同频干扰和网络中设备本身的因素所造成的交调干扰。 A、 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干扰

(1)、设备本身的设备故障和非线性引起的交调干扰。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的测试和调整,而如果缺少这个部分的话,就会在一定的范围存在这个交调干扰。如发射部分发射杂散辐射很大的话、接收部分杂散的响应很大的话,就会造成对本信道甚至其它信道的干扰现象,严重地会对正常通话甚至是拨通产生影响。在以前的历史中肯定存在这样的原因而导致大量的掉话现象。

(2)、频点选择错误,在附近就会存在邻频、同频现象。现在市区的站点分布越来越密集。然而网络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同频、邻频的可能性,这样的结果就会让客户能够在同一地点收到一些不相干的信号。由此导致,客户在通话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噪音甚至掉话。

像现在城市的建筑,有很多的玻璃墙的存在,而这个现象会导致无线电波的发射现象的发射,发射波很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邻频干扰或者是同频干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调整天线,从而避免这种反射现象。

有的地方时因为该区域参数定义不对而造成的干扰。如果出现同BSIC、同BCCH的情形的时候就会对无线接口造成一定的干扰。在无线接口中,切换接入和随机地接入信令使用相同的脉冲方式和编码方式,都是运用6位奇偶校验位和8位信息码。小区收到接入信息的时,就会和这个小区的BSIC进行相应的比较,如果相同,就会进行下一步解码,

28

在这个距离相对来说比较近的同BSIC小区间和同BCCH就可能会产生切换接入和随机接入的干扰。因为切换大多数发生在小区边界,切换接入信令就会在相对来说更近的距离产生相对的干扰。

另外,基站分布过于密集的话,切换就会频繁,出现干扰的情况也就会很多。 基站天线俯仰角、高度、方位角如果设计得不合理,就会造成所覆盖的那一块范围不合理,就会使得小区的覆盖范围大于设计覆盖的范围,这样的话就会与邻小区产生邻频干扰或者是同频干扰。

TA与实际不符,因为某种原因,如果当实际所需要的TA和BSC算出来的时间提前量(TA)不相符时,就会会产生时隙上干扰,如果干扰相对严重的话就会造成掉话现象。 B、 干扰的分析与解决

利用OMC-R上面的所统计的报告、CQT拨打的测试及DT的测试、用户申告等等方式就可以了解到网络中是否存在着干扰的情况。然后就可以利用对干扰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这样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用来减少这样的干扰,从而能够较及时地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提高网络的运行状况。

(1) 通过对基站硬件的详细检查,保证硬件部分的正常工作。通过对BTS的收发信系统定期的进行检查,降低收发信系统响应和杂散发射,使得收发信系统的性能得以提高,减少干扰;并且,定期地对BTS的主时钟进行相关的调整(频偏越小越好),这样就能减少其它信道对所用信道的干扰,从而提高系统指标,提高通信质量。

(2) 利用一些工具软件和OMC-R来检查小区BSIC、BCCH、LAC、CI等参数的设置是否恰当,并且根据当时的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整。比如,通过东信的“无线导航”就可以直观地、方便地浏览全网的频率具体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邻频现象、同频现象,然后及时地作出相关的调整。适当地调整MS和BTS的发射功率参数,让基站的覆盖范围得以改善,降低对相邻基站的种种干扰。如果在小区边缘,能够保证移动台的接入成功率,在这样的前提下,尽量的降低移动台的接入电平,用来降低对相邻小区的相关干扰。为了让小区设置参数最佳,就要通过对调整小区多次进行相关的CQT测试,并通过测试的结果进行不断地修正。

(3) 跳频技术。跳频对于无线的信号的传输质量的改善有很大帮助,特别是慢速移动体的传输质量。发射载频以突发脉冲序列为基础进行跳变就是跳频所造成的现象,这样可以明显降低频率选择性衰落效应与同频干扰,进而达到频率分集与干扰源分集的效果。

(4) DTX方式,限制没有用的信息的发送,降低发射的有效的时间,进而减少对无线信道的干扰,改善网络的平均通话质量,并且降低手机的功率的损耗,延长手机电池

2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