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芳对四环节教学的思考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黄金坳中学 梁艳芳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老师唱\独角戏\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那么老师到底要不要讲,\学生已经明白的不讲,讲了学生也掌握不住的不讲\老师上课讲什么,要引导学生怎样学,才能让课堂达到最优化?成了当下我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程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但是,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仍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课堂上进行着“填鸭式”的满堂灌。并且教师主宰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和情感经验,以及主动构建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被动接受,甚至有些学生精力不集中,打瞌睡,梦幻于课堂。

为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我校借鉴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尝试提出并推行了:一、“导入示标”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展示并解读课标 二、“阅读简答” 学生自学,并讨论回答展示问题

三、“ 启发导学”层层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主动理解掌握知识。 四、“ 自结自测”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安排同步自测,当堂课相互批改并点评的四环节教学模式。本模式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心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核心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尝试者,探索者,发现者。 二、“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四环节教学模式是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理念下,通过自主预习、立标质疑、师生互动、解惑释疑等教学环节,将主动探究贯穿教学始终,帮助学生积极建构知识框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导入示标。方式:学生预习,教师讲解。目的:确立课堂学习目标,提出疑难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目标的确立,疑难问题的提出要由学生完成,教师要做的是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

第二环节:阅读简答。方式:师生互动。目的:解惑释疑,即主要解决上一个环节反馈出来的学生预习中的“疑难”和“困惑”或老师发现的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本环节的自主预习包括读(读课本、读资料等),看(看例题、看插图等),做(做练习、做实验等)。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但必须围绕教师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防止无目的的“预习”,关键要制定导学案,导学

案必须具体化、问题化(习题化),摒除无思考价值的问题出现和探究性问题变成陈述性问题。

第三环节:启发导学。方式:小组合作。目的:达标助低,即通过小组合作,以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达到第一环节提出的学习目标,尤其是关注弱势群体,帮助他们一同达到目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集体来解决,防止教师包办代替。要特别注意在“学”中出现的错误的分析,鼓励大胆表述和学会倾听,教师要做的是合时宜的点拨而非不合时宜的提示干扰。

第四环节:自结自测。方式:分层练习(设计的练习要分出层次)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拓展迁移。这一环节是练习、运用、巩固提高。通过练习强化运用,通过运用巩固提高,获得能力,注意练习的变式呈现。 三、“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目前我任教于七年级,就目前七年级阶段谈一下我对四环节教学的思考: 首先,第一环节导入示标。语文教学需要创设情境和提前预习,硬邦邦地导入示标,虽然可以让孩子们明白任务,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但是不利于他们想象力的发挥。语文的预习最好放在课前,这是体现学生自主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的自学目标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学习发现问题,充分思考找出答案。此环节对七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不易的一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中告诉了他们要学会什么。可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太强,如果由教师全部带领学生学习又失去了该环节的意义,这也是我原来设计该环节时的难点。在该环节时先由学生自读课文,我再将问题根据有难到易的层次分别提出,在分段解决。展示自学成果时由学生发言,这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展示,在对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也应加以指正,如回答问题语言的完整性,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这一环节最好借助多媒体呈现课堂教学目标和主要的问题。问题的预设,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做好预设。

其次,第二环节的阅读简答。我个人理解所谓阅读简答,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让老师和学生对话。从课堂的开始到结束都会存在师生互动,所以,不能刻意把这一节独立出来,而应该是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倒是“解惑释疑”,我个人觉得应该放在小组合作之后,因为小组合作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是需要老师的点拨和提升。相反,如果解惑释疑掉了所有问题,那么小组合作又该讨论些什么呢?

再次,第三环节的启发导学。这一环节应该是此次教学模式改革的亮点,因为小组合作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这一环节教师要把握组员的合理分派,不能好学生在一起,差学生在一起。而应该优良中差合理分配,并且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组员做好编号,谁先谁后,以讨论时提高时效。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探究、矫正、解疑;培养学生勤动口、善于思考的习惯,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这是一个“生成”的环节,即问题的生成性。这个问题是学习达到一定程度的瓶颈问题,不是课前设定好的。针对学生在备课时我先设定了一个问题,还是基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较低,由学生根据问题讨论。当然,设计问题只是学生学习能力由低到高的一个过渡,在学生能力相对提高时则由学生提出问题。另外,小组合

作的坐姿,我个人认为只有在小组讨论时才按照小组模式坐,不然,如果长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坐的话,就会出现部分学生背对着老师,这样,严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成长发育。

最后,四环节不能硬生生的割裂开,这样让上课的老师很难把握。我个人认为最好有机结合,根据需要和可能,每个环节都可以在前,也可以再后。比如,师生互动可以内含小组合作。分层练习也可以在作为检查预习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四环节”改为“四要素”更为合理和科学。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归是“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使我懂得了教、学无止境。新课改所倡导的反思和重建思考,它让我审视每一节课,不断反思,记录成功之处,失败之处,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和学生创新的火花,再重新设计和实践。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尝试和完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使它成为让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教学方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