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比较 函数 解析式 图象形状 K>0 位置 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 y?kx?k?0? 直线 第一、三象限 y?k?k是常数,k?0? x双曲线 第一、三象限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第二、四象限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增减性 K<0 位置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第二、四象限 增减性 举一反三: 1. 函数y=-x与y=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是( ) x

2. 当k>0时,反比例函数y?

y O A

k和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为( ) xy y x O C y x

O B x

O D

x

3. 已知关于x的函数y=k(x+1)和y=-

k(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x

4. 函数y=-ax+a与y?

?a(a≠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x

5. 已知函数y??

k中,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y?kx?k的大致图象为( ) xy y y O y x O A.

x O B.

x O C.

图5

x D.

2、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分两种情况:有两个,或者没有 练习题: 1. 在函数y=

1与函数y=x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交点个数是( ). xA.1个 B.2个 C.3个 D.0个

k2的图像都经过点(2,1),则k1、k2的值分别为( ) x1111A k1=,k2= B k1=2,k2= C k1=2,k2=2 D k1=,k2=2

2222k

3. 反比例函数y?与正比例函数y?2x图像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1,则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

x2. 已知正比例函数y1?k1x和反比例函授y2? 4 4 4 4 2 2 4 2 4 2 4 -4 -2 -4 -2 -4 -2 -4 -2 -2 -2 -2 -2 -4 -4 -4 -4

A B C D 4. 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1和反比例函数y=

2 4 6的图象都经过点(2,m),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 xk5. 已知一次函数y=2x-5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第四象限的一点P(a,-3a),则这个反比例

x函数的关系式为 。

3?m的图象交于第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xk7. 若一次函数y=x+b与反比例函数y=图象,在第二象限内有两个交点,?则k______0,b_______0,(用“>”、“<”、

x6. 若函数y?(2m?1)x与y?“=”填空)

3、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例:如图,反比例函数y?k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交x于M、N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

取值范围。

解:(1)将点N(﹣1,﹣4)代入y?yM(2,m)xk,得k=4 xoN(-1,-4)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又∵M边在y? ∴m=2

4 x4上 x 由M、N都在直线y?ax?b,由两点式可知:

??a?b??4,解得a?2,b?2 ?2a?b?2?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

(2)由图象可知

当x??1和0?x?2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

举一反三:

1.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 xm (m≠0) x(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根据图象求出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 2. 如图所示,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y 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点,CD⊥x轴, 垂足为D,若OA=OB=OD=1.求(1)点A,B,D坐标;(2)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41的图象与直线y??x的交点为A,B,过点A作y轴的平行线与过点B作 x4x轴的平行线相交于点C。求(1)点A、B的坐标; (2)△ABC的面积。

m,,B(1,n)两点. 4.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21)x(1)试确定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AOB的面积.

85. 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

x3. 如图,反比例函数y??标都是-2 , 求(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AOB的面积

第1题图

第2题图

yA C A B y O x B 第4题图 第5题图

O x第3题图

4、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用函数观点解实际问题,一要搞清题目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看看各变量间应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式(包括已学过的基本公式),这一步很重要;二是要分清自变量和函数,以便写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三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图象和性质,特别是图象,要做到数形结合,这样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领会这一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