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维方式的例子
【篇一:转变思维方式的例子】
哲学家和诗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你的思想是你最大的敌人。正如莎士比亚所说: 事情没有好与坏,只在于你如何看待。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一: 暴雨起时莫下山
人若怕鬼,鬼就吓人;人不怕鬼,鬼就怕人。
一位参加夏令营回来的同学问我一个问题:假如在登山的时候,下起了暴雨,你该马上下山还是等待救援?我说: 应该马上下山。 同学说: 错了,应该继续前进。
我奇怪地问: 山上的风雨不是更大吗?
那位中学生告诉我,那天早晨,他们登一座高山,刚行至半山腰就遇上了大雨。他们要下山,带队老师不同意,反而要他们赶快往山上走。结果,他们一鼓作气冒着风雨登上了山顶。傍晚下山的时候,他们发现那条道路被水冲刷过了,路上残留着许多石块、泥沙,而且越往下走,泥沙堆积的厚度越高。
【启发】往山顶走,风雨可能更大,但不足以危及生命;如果往山下走,却有可能遇到山洪致人于死地。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二: 有黑点的珍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爱不释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于是,它就用刀子把黑点刮掉。可是,刮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
人们往往坚持完美而扔掉了一些他们原本可以有的东西,但他们是不可能拥有完美的,虽然他们还在永远找不到完美的地方到处搜寻。想追求完美无缺的事物,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种愿望落空也是经常发生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相比较而存在,即便是最好的,也不等于是最完美的。
【启发】高标准自然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楼外有楼,天外有天,凡事宜从实际出发。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三:
野猪和马一起吃草,野猪时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马十分恼怒,一心想要报复,便去请猎人帮忙。猎人说除非马套上辔头让他骑。马报复心切,答应了猎人的要求。猎人骑上马打败了野猪,随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马失去了原先的自由。 【启发】你不能容忍他人, 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四:
人骑自行车,两脚使劲踩1小时只能跑10公里左右;人开汽车,一脚轻踏油门1小时能跑100公里;人坐高铁,闭上眼睛1小时也能跑300公里;人乘飞机,吃着美味1小时能跑1000公里。
【启发】人还是那个人,同样的努力,不一样的平台和载体,结果就不一样了。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五:
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当中,他们的妈妈经常遍体鳞伤。老大想:妈妈太可怜了!我以后要对老婆好点。老二想:结婚太没有意思,我长大了一定不结婚!老三想:原来,老公是可以这样打老婆的啊!
【启发】即使环境相同,思维方式不同也会影响人生的不同。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六:
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鸽子问:你要飞到哪?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鸽子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启发】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变得更加美好,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七:
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启发】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八:
有人问农夫: 种了麦子了吗? 农夫: 没,我担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问: 那你种棉花没? 农夫: 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问: 那你种了什么? 农夫: 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启发】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九:
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 切!越努力越遭折磨! 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启发】如果让你的老板觉得你已经可有可无,那你已经站在即将离去的边缘。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十: 改变思
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启发】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 维方式的例子十一:
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
【启发】为客户节省时间,他才会向你靠近。 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十二: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
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
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凡几。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头叹息。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言: 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 国王听了很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改采这个建议。据说,这就是 皮鞋 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