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同等学力心理学名词解释及答案

测量心理学:

T分数P365:Z分数扩大10倍,以消除小数,再加上50,消除负号。即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公式:T=10*Z+50 常模(3)P350:代表一般人同类行为的分数

心理测量(2)P342: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条数量化的价值。

效标效度P385:也叫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也就是对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得怎么样。

内容效度P381: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应性。

离差智商P411:是个人智力的一种指标,以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常模参照分数。计算公式:IQ=100+

比率智商P409:等于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即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鉴别指数P392: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的分比之差,即 D=PH - PL

其中:D鉴别指数,PH为高分组通过人数的百分比,PL为低分组通过人数的百分比 区分度P390: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评分者信度P58-59(心理测量学书籍):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例如高考或者研究生考试,一份试卷多个老师评分,分数差异不大才能算分数的有效性

分半信度P55(心理测量学书籍):指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同质性信度P56(心理测量学书籍):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复本信度P54(心理测量学书籍):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项目特征曲线P390:描述效标分数不同的受测者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

发展心理学

聚合交叉研究P455:是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 ++纵向研究P454:指系统考察同一批被试在不同时间点或年龄的心理发展状况。 横向研究P454: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顺应(3)P473: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同化P473: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 ++平衡P473: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 假装游戏P497: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观点采择(2)P518: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最近发展区P467:是指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 婴儿依恋P490: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成熟势力说P:

元记忆P500:是对记忆过程的认知和控制。?

守恒P502:是指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普通心理学

归因(3)P103: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原因的知觉和推断。

颜色恒常性P47: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

动机P100: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想象(2)P82: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表象P80: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人格P138: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气质P139:是人格的一个部分,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受到遗传和生理因素影响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性格P139:是人格的另一个重要成分,指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是人格的主体。

似动P52: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随意后注意P61: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P60: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P59: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类型 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思维P76: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知觉恒常性(2)P46: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定势P90:也称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从事某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 概念形成P84:也称概念掌握、概念学习等,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语言表征P94:语言在人的记忆系统中的存储形式。

图式P98/(普通心理学书籍)P357: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预定目的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意志努力 不需要 需要 不需要

社会心理学:

自我概念P689:是个人关于自己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观察、评价,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的意识,对自己应该怎样行为及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等方面的观念。

投射作用P702: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人际关系P735: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2)P734:指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群体极化(2)P770: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社会影响P756: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去个性化(3)P747: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社会化P686: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首因效应P699-700:也叫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用P700:在总的印象形成,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刻板印象(2)P696: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

++晕轮效应P696: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犯错误效应:也称白璧微瑕效应,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的人际吸引力提高。 社会惰化P769: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印象管理P703: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助长P766:也称社会促进,指个人的活动效率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而提高的现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