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inzhangedu.com
础上,把缝针以抽出线圈内抽出即成。优点是缝得较紧,止血较好,缺点是同单纯连续缝合。 6.内翻缝合内翻缝合多用于胃肠道吻合,将缝合组织内翻,缝合后边缘内翻,外面光滑,可减少污染,促进愈合。连续全层内翻缝合,用于胃肠道吻合的前壁全层缝合。间断内翻缝合常用于包埋组织,也属于浆肌层缝合。 7.外翻缝合缝合时使组织边缘向外翻转,有利于保证内面光滑及皮肤切口的愈合,在血管吻合中常用。常用的外翻缝合法为间断褥式缝合。它分为垂直褥式缝合和水平褥式缝合两种。
8.减张缝合常用于腹部手术后,当切口张力过大、污染重、患者营养不良、术后切口裂开可能性较大时,多采用减张缝合,缝合时要求腹膜外全层缝合。可采用单纯间断缝合、水平褥式缝合、垂直褥式缝合,缝合打结时,常自缝线穿一硅胶或橡皮管以防止缝线勒坏皮肤。 (三)打结 1.打结方法
(1)单手打结法其特点为简便迅速,故而常用。 (2)双手打结法其特点为结扎较牢故,但速度较慢。
(3)器械打结法即止血钳打结法,术者用持针钳或止血钳打结,适用于深部狭小手术视野的结扎、肠线结扎或结扎线过短时。 2.打结要点两手用力要相等,两手用力点及结扎点3点在一个面成一线,不能向上提拉,以免撕脱结扎点造成再出血。打第2个结时,第1个线结注意不能松扣。 (四)拆线 【适应证】
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全身无异常表现,已到拆线时间,切口愈合良好。
组织内的缝线无须拆除,皮肤缝线需要拆除,拆线时间根据缝合部位和手术方式决定,一般头、面、颈部伤口4~5天拆线,胸、腹、背、臀部伤口7~9天拆线,会阴部伤口5~6天拆线,四肢伤口10~14天拆线,减张伤口14天拆线。
2.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禁忌证】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切口应延迟拆线。 【操作过程】
1.揭开敷料,暴露缝合口,用汽油或松节油棉签擦净胶布痕迹。
2.用2%碘酒或70%聚维酮碘先后由内至外消毒缝合口及周围皮肤5~6cm,待干。 3.检查切口是否已牢固愈合,确定后再行拆线。
4.用无齿镊轻提缝合口上打结的线头,使埋于皮肤的缝线露出,用线剪将露出部剪断,轻轻抽出,拆完缝线后,用酒精棉球再擦拭1次,盖以敷料,再以胶布固定。若伤口愈合不可靠,可间断拆线。
5.如伤口表面裂开,可用蝶形胶布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后,将两侧拉合固定,包扎。 6.拆线时动作要轻,不可将结头两端线同时剪断,以防缝线存留皮下。 【注意事项】
1.剪线时的部位不应在缝合线的中间或线结的对侧,否则拉出线头时势必将暴露在皮肤外面的、已被细菌污染的部分缝合线拉过皮下,增加感染机会。 2.拆线时最好用剪尖去剪断缝合线,可避免因过分牵引缝合线而导致疼痛和移动缝线致局部感染。
www.jinzhangedu.com
3.拆线后1~2天应观察伤口情况,是否有伤口裂开,如伤口愈合不良或裂开时,可用蝶形胶布牵拉和保护伤口至伤口愈合。 4.遇到下列情况,应考虑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和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体弱及婴幼儿患者伤口愈合不良者。
(4)伴有呼吸道感染;咳嗽没有消除的胸腹部伤口。 (5)切口局部水肿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者。
四、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适应证】
适用于各种出血情况下的急救止血与包扎,尤其是大出血的急救处理,以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