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总结

就业的毕业生部分企业比较乐意接受。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接受零月薪比例的大幅度增加,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由以前的对高工资的单一的、功利性的追求,到如今的以兴趣、适合度为主并注重经验积累和个人长远发展的价值取向,显然有助于求职者找到更为合适的岗位,并因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感。

(2) “零月薪”就业的弊

对于求职者来说,在零月薪工作期间,个人的衣食住行必须得到解决,而这些费用往往是由应聘者自己支出。对于毕业生而言,父母提供了在校期间的一切费用,大学毕业后应该有自我生存能力,不能再依赖家人,所以“零月薪”就业对一般家庭而言是个不利的选择。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带来利润或创造价值的人才,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力。因此,求职者的单方面自降身价,虽然看起来可以直接为企业节省成本,但却并不能促使企业因此而招聘更多的庸才。基于此,求职者的“零月薪”如果是无条件的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零月薪本质上是违法的。《劳动法》第二十一条明文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可见,在用人单

41

位和大学生之间的零月薪的协议是得不到法律认同的,如果“零月薪”成为现实,只能说明劳动者的就业环境在恶化,法律得不到尊重,权益得不到保障。零月薪,大学生能够容忍,但是法律不能容忍。

2、高校

从高校自身分析,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是学校输送给社会的最后 “产品”, 但问题是,不是“成品”,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 :

(1)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 更需要人才的全面发展, 而当前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在综合能力上欠缺,专业素质也不过硬。

(2)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

(3)部分高校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从招生到就业至少隔3—4年时间, 在招生时应进行必要的人才市场预测,但教育体制没有实现市场化, 政府对学校控制和限制较大, 学校办学自主权较小, 缺乏对专业的调整权, 无法根据市场需要去培养人才。

(4)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完善。在实现毕业生的 “自主择业” 过程中, 就业指导就更为重要。目前, 部分学校还没有充分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缺少对毕业生进行思想、 信息、 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3、企业

在实行 “双向选择” 就业办法后, 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就业分配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用人单位在聘用大学生时或多或少的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42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资源浪费。

(2)存在性别歧视。本自动化专业而言,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因为自动化属于工科类专业,它需要较精密的操作,工作人员需要具有灵活的思维,同时具备应变的能力,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女生在求职时会受到一定影响。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 4、个人

自动化专业是目前社会上较占优势的专业,社会需要此类人才,但在调查中发现,本专业的毕业生求职并不是一帆风顺,经过问卷和个案访谈了解到以下几点:

(1)求职心态调节不到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求职者在应聘时受挫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致使浪费很多时间和机遇。

(2)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认识,缺乏长远的职业思考。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在面对选择时左顾右盼,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不断在应聘与选择的矛盾中浪费机遇与资源。

43

(3)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当前,很多企业在考虑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看重职业热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负责任的态度、商业诚信等这些“软能力”。而少数毕业生性格上具有个性突出、为人自我、缺乏宽容、合作精神不强的特质;学习上重视课程、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其他能力的锻炼,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往往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践技能,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44

六、可行性建议

1、社会

(1)加强户籍、档案、人事制度的改革

深化户籍、档案制度改革,降低户籍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束缚影响,尽可能考虑取消户籍在各区域的限制、地方保护性的户籍歧视。

(2)落实“三支一扶”政策,深化优惠、支持力度

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调控人才东西部合理配置,通过财政优惠、计划性、激励性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就业。其中对到基层、西部、落后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必须加大优惠力度,及时兑现承诺,增强信任,促进良性发展。 (3)制定完善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政策

在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必须调整的今天,对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的鼓励政策可以有效推动毕业生利用已有资源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积极营建规范的经济市场、政府服务,简化相关的创办程序以利于自主创业的健康发展。 (4)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完善大学毕业生信用体系,强化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与约束,为企业大胆招聘应届毕业生,大胆进行新员工的培训学习提供信用保障。 2、高校

(1)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4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