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讲解课时作业:高考微专题 “意义影响类”主观题答题模板

比知识你海纳百川,比能力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心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沛,综上所述,高考这场比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利。课时练 跟踪检测

1.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解析:本题切口小,要求从文化交流的作用角度分析中俄文化交流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立足文化交流,分析文化发展。注意将“展示了各自的文化”“相互交融”“注入了新的动力”等材料信息和教材知识相结合进行思考。从文化交流角度看,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文化发展角度看,博采众长,吸收和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有利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答案:①有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②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融合,实现文化创新。③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2.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红遍大江南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培育工匠精神的诉求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材料二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持有工匠精神之人。工匠精神实际不是一种敬业精神。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是工匠大师特有的殊荣,每一个坚守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的劳动者都是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让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是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原动力之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解析:第(1)问为意义类设问。作答时应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与综合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组织答案。第(2)问为措施类设问,可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劳动品质的提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②文化塑造人生。培育工匠精神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④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①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国家要健全分配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提升优秀工匠的社会地位,弘扬工匠精神。②国家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鼓励爱岗敬业,用劳模精神引领工匠精神。③公民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全面提升职业技能。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四川省自贡荣县双石镇金台村举行的“农民读书月”活动现场,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向荣县15个农家书屋赠送了图书,荣县同时举行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万家暨‘四下乡’活动”,县农业专家和卫生计生、法律、科技、文化工作者还现场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技术辅导、咨询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宣传品近万份,赠送春联1 000余副。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四川省开展“农民读书月”和“四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

(2)分析四川省开展的“农民读书月”和“四下乡”活动是如何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

解析:解答第(1)问,应明确设问的知识限定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结合材料,调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知识组织答案即可。解答第(2)问,应明确设问的知识限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然后结合材料,从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的素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开展“农民读书月”和“四下乡”活动有助于农民正确认识世界,转变思维方式,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积极从事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②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开展“农民读书月”和“四下乡”活动有助于农民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自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文化塑造人生。开展“农民读书月”和“四下乡”活动有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增强农民的精神力量,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2)①开展“农民读书月”和“四下乡”活动推动了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开展“农民读书月”和“四下乡”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推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开展“农民读书月”和“四下乡”活动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农村的文化消费,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其贡献在于发现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青蒿是我国南北方常见的植物。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术《五十二病方》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它的抗疟功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古人为何“绞取汁”,而不用水煎熬煮?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终于在1972年她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为了治疗疟疾,屠呦呦科研团队的500名科研人员,筛选2 000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经历了190次失败。1992年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效果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1978年,经专家鉴定,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屠呦呦团队成功的文化意义。

(2)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途径。请你就发展我国中医药文化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问分析说明屠呦呦团队成功的文化意义,要明确屠呦呦团队成功的原因在于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这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有联系;屠呦呦团队获奖也有利于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利用中医药文化造福人民。结合材料,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就发展我国中医药文化提合理化建议,要围绕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提建议。 答案:(1)①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传统文化;③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使之为人民服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