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试题及参考答案

2、公共生活属于“( )社会”。 A、熟人 B、陌生人 C、外国人 D无职业者 3、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 )。

A、法律 B、道德 C、风俗 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 4、社会公德涵盖了( )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5、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 )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6、、集会、游行、示威时,由( )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人民警察 B、治安联防员 C、集会、游行、示威者 D、经过的单位 二、多选题

1、社会公德的内容有(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2、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 )

A、参加志愿者服务 B、参与防艾宣传活动 C、做家务 D、做义工 3、治安管理处罚分为( )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4、社会公德包括( )

A、网络道德 B、环境道德 C、家庭美德 D、职业道德 三、 简答题

1、 公共生活有序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3、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 全国人大《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四、判断题

1、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承担责任。 3、网络是虚拟的,无所谓道德。 4、见义勇为是傻帽。

5、生活道德与大学生的成长关系很大。 五、案例题

高某系江苏某理工学院的大三学生,由于其女友对居住的新校区认为没有安全感,经常在其面前哭哭啼啼,高某并盟发了要编造骇人听闻的在该校新校区发生了女生遭强奸而无人问津的谣言,以引起学校及有关方面的重视的意图,后经与两位同学商量,同学建议将强奸改成轮奸。于是三人便编造了该校新校区大四女生遭民工轮奸,而学校及公安机关无人问津的谣言并发布在西祠胡同网站某论坛上,然而引起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恐慌,公安机关也高度重视,给学校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造成成了极大的破坏。后经公安机关调查,将目标锁定为高某等三人,后高某等人也对自己编造网络谣言的行为供认不讳。

(1)高明等人的行为是否违法并应受到处罚?为什么?

(2)作为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 六、论述题

1、大学生怎样践行社会公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D 3、B 4、D 5、C 6、D 7、A 8、D 9、A 10、A 二、多选题

1、ABCD 2、ABD 3、ABC 4、AB 三、简答题

1、答:(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2、答:(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3、答:立法目的: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基本原则:(1)政府依法保障的原则 (2)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 (3)和平进行的原则

4、答:立法目的: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基本原则:(1)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2)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案例题

1、答:是违法行为,国为其编造谣言利用网络进行传播,扰乱了公共秩序,对该校的名誉也造成了侵害,故其行为违反了全国人大《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也应该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2、答: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六、论述题

1、答:(1)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2)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3)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

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职业道德,它和个人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职业道德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素质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道德有很多领域构成,工作生活领域的道德内容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关系到个人道德水平的如何,是一个人工作状态的直接反映。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以健康的心态去应对工作中的一切,是个人职业生活成功的保障。

2)什么是家庭美德,它和个人的家庭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家庭美德有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几个内容。

家庭美德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家庭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和社会交往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血缘的关系,家庭成员间既有密切的往来,又有一定的疏离,所以要靠特有的家庭生活的美德来维系。

家庭美德既是协调家庭成员彼此间关系的规范,又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个人在实践家庭美德的过程中,不仅有益于自身,同时有益于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巩固和加强,有益于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特点?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首先,反映工人阶级的意志;其次,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也反映了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要求祖国统一的愿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只有在自己的先锋队的领导下,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才能形成统一的有组织的力量,并使自己的意志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特点: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有广泛的人民性,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 国家强制性和人民自觉遵守法律相统一,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的:

(1)从结构上看,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2)从数量上看,两者的总量是相等的。

(3)从产生和发展看,两者经历了一个从浑然一体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

(4)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因而两者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

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1.实体法律制度 2.公民 3.民事诉讼时效 4.行政法 5.经济法 6.行政处罚 7.刑法 8.民事责任 9.知识产权法 10.民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 )以上多数通过方可生效。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三分之二

2.某甲16岁,以外出打工为生,所得收入足以维持个人的日常生活,某甲是(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 )。

A. 行政法 B.民法 C. 宪法 D. 刑法 4.在刑法体系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

A. 剥夺政治权利 B.拘役 C. 有期徒刑 D. 管制 5.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和醉酒的人犯罪( )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付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付刑事责任 D.应当责令他的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 6. 铁道部2001年发布了一个春运提价的通知,该通知发给铁路局,该行为是( ) A. 行政强制执行 B. 具体行政行为 C. 行政许可 D.抽象行政行为

7. 深圳的“城市印象家园”未经业主同意,私自更改楼盘外墙颜色,导致22名业主集体起诉,要求恢复原状,该行为违反民法的( )。 A.平等原则 B. 诚信原则 C.公平原则 D.自愿原则

8.被告人王某在盗窃某单位的保险柜时,因被人察觉而未能得逞,仓皇逃跑。王某的行为属(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9.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 A.国体 B.政体 C.社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10.在犯罪构成要素中,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被称为( ) A.犯罪客体 B.犯罪主体 C.犯罪的客观方面 D.犯罪的主观方面

11.《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是( )。

A.属于防卫过当 B.正当防卫 C.假象防卫 D.故意杀人 12.下列不属于物权的有( )

A. 土地使用权 B. 抵押权 C. 质权 D. 债权 13. 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

A. 祖父母 B. 兄弟 C. 配偶 D. 姐妹

14. 下列有关代理行为的法律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代理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 B.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C.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D.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

15.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的是( ) A.行政法 B. 经济法 C. 民法 D.宪法

16. 公民之间因买卖、租赁、借贷、赠与、典当等合同行为而发生的纠纷以及继承遗产所引起的纠纷可以通过( )解决。 A.行政诉讼 B. 民事诉讼 C. 刑事诉讼 三、多项选择题

1.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 意思表示真实 C.具有法人资格 D.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2.下面哪些是程序法( )。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仲裁法

3.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诉讼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在共同犯罪的形式中,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分为( )。 A.首犯 B.主犯 C.从犯 D.胁从犯. E.教唆犯

5. 在我国的民法中规定的民事权利有( )

A. 物权 B. 债权 C. 知识产权 D. 继承权 E人身权 6.在遗产继承中下列( )按法定继承。

A. 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了公证的遗嘱 B. 遗嘱未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C. 遗嘱未处分的财产 D. 遗嘱的见证人与被继承人、继承人有利害关系

7. 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违法或不当( )。

A. 实施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不足或事实不清 B. 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或依据错误 C. 违反法定程序 D. 超越法定权限 E. 不履行法定职责

8.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权有( )。

A.休息权 B.财产权 C.劳动权 D.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E.物质帮助权 9.我国商法包括( )。

A.公司法 B.证券法 C. 票据法 D.保险法 E. 合同法 10.下列关于代理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B.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 C.代理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D.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E.代理人必须受本人委托才可行使代理权

11.我国的民事诉讼时效制度规定普通诉讼时效( )。 A.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B. 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C. 一般诉讼时效期间4年 D. 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为半年 12.财产所有权包含( )。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E.保值 13.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可以分为( )。

A. 自行辩护 B.委托辩护 C.代理 D. 指定辩护 14.犯罪预备成立条件有( )。 A.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犯罪的预备行为 B.行为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 C.犯罪人未直接造成严重结果

D.行为人在预备阶段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E.行为人仅限于谋划

15.在犯罪中止中,自动放弃的犯罪中止应满足的条件为( )。 A.行为人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 B.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

C.行为人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行为人必须彻底放弃正在进行的犯罪 16.下列属于我国诉讼制度的有( )。

A.行政诉讼 B. 民事诉讼 C. 刑事诉讼 D. 仲裁法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简述刑罚的种类。

3.简述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4.简述行政法主体与民法主体的不同。 5.简述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及法律后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