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试题及参考答案

9 、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

A 、诉讼参加人; B 、证人; C 、鉴定人; D 、翻译人员

10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

? 过错责任原则; B 无过错责任原则; C 、行为违法原则; D 、公平责任原则

三、简答(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2 、简述紧急避险的条件;

3 、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及其内容;

4 、简述结婚的条件

四、论述(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试述要约和承诺的概念及其条件;

2 、试述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特点

五、案例分析(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乙借给朋友甲人民币 20 万元用于买房,有借条为证。乙要购房,想向甲要回自己的钱。此时乙才发现,甲不仅被工作单位开除,没有了正常的收入,而且举了不少外债。为了躲避债权人的讨债,甲干脆将购买的房子过户到了其姐姐的名下。当乙向甲讨要自己的 20 万元时,甲承认这笔债务,但声称无能力偿还。

问:在这种情况下,乙能否实现自己的债权?为什么?

2 、 1987 年,甲因阑尾炎在某医院做手术,术后,甲经常感到腹部疼痛,但查不出原因,从此,甲便四处求医。 2002 年 7 月,甲在另一家医院就医时,在医生的建议下照腹部 x 光,结果发现甲的腹内有一付手术用剪刀。在 2002 年 7 月至 2004 年 4 月之间,甲多次找到某医院及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赔偿,但未果。在此情况下, 2004 年 5 月,甲一纸诉状将某医院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医院称,甲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

问:甲的诉讼请求是否已过诉讼时效?为什么?

3 、甲, 1986 年 5 月出生;乙, 1987 年 11 月出生;丙, 1989 年 4 月出生。三人住同一家属院,经常一起去网吧玩网络游戏。为了筹集上网的费用,三人合谋绑架人质勒索钱财。 2002 年 7 月,三人将同院的 7 岁女孩小童绑架,向其父母索要人民币 5000 元。在交款时,三人被警方抓获。 问:甲乙丙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

一、单项选择:

1 、 C ; 2 、 D ; 3 、 A ; 4 、 A ; 5 、 D ; 6 、 C ; 7 、 C ; 8 、 B ; 9 、 A ; 10 、 C ; 11 、 D ; 12 、 B ; 13 、 D ; 14 、 A ; 15 、 A ; 16 、 B ; 17 、 D ; 18 、 D ; 19 、 D ; 20 、 A

二、多项选择:

1 、 BC ; 2 、 ABC ; 3 、 AB ; 4 、 ABCD ; 5 、 ABC ;

6 、 BC ;7 、 AB ; 8 、 ABC ; 9 、 ABCD ; 10 、 ABD ;

三、简答;

1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 分)法律关系由三个要素构成:法律关系主体( 1 分)、法律关系客体( 1 分)和法律关系内容( 1 分)。

2 、紧急避险应当具备的条件是:必须要有危险发生( 1 分),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1 分),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 1 分),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 1 分),避险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1 分)。

3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2 分)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包括占有( 1 分)、使用( 1 分)、收益( 1 分)、处分( 1 分)四项权能。

4 、结婚的必备条件是: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1 分),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1 分),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1 分);结婚的禁止条件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1 分),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1 分)。 四、论述:

1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1 分)。构成要约必须符合的条件是:要约是特定的合同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 1 分),要约必须具有和他人订立合同的目的( 1 分),要约的内容具体确定( 1 分),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要约约束( 1 分)。

承诺是受邀约人同意要约以成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1 分)。承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1 分),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1 分),承诺应当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作出( 1 分),承诺的方式应当符合要约的规定( 1 分)。

2 、知识产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和工商业生产经营标记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4 分)。知识产权的特是:无形性( 1 分)、兼具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性( 1 分)、法定性( 1 分)、专有性( 1 分)、地域性( 1 分)和时间性( 1 分)。 五、案例分析;

1. 乙能实现自己的债权( 2 分) 乙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撤销甲的赠送行为来实现自己的债权( 2 分) 甲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 2 分) 甲实施行为时主观上有恶意( 2 分) 甲转让财产的行为是无偿的( 2 分) 2. 甲的诉讼未过诉讼时效( 2 分)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期间为 1 年( 2 分)

这 1 年期间从知道或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2 分) 因甲多次找医院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2 分) 1 年期间从 2004 年 4 月 起算,未过诉讼时效( 2 分) 3. 甲承担刑事责任( 1 分) 乙承担刑事责任,( 1 分) 丙不承担刑事责任( 1 分)

甲乙丙侵犯了一定客体,实施了绑架行为,主观方面是故意( 1 分) 主体方面,甲已满 16 ,属完全刑事责任时期。( 2 分)

乙 15 岁,属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对绑架等犯罪负刑事责任( 2 分)。 丙不满 14 ,不负刑事责任。( 2 分)

09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单项选择题及答案汇总

1、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

A、德 B、智 C、体 D、美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3、下面各项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有( )

A、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

C、仍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D、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4、人的本质属性是(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5、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6、使人们自觉遵循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的有效途径是( ) A、一切道德传统 B、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C、随心所欲地选择道德行为 D、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护道德原则规范 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所有。 A 刘母 B 刘父 C 幼儿园 D刘迪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10、(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12、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性爱、理想和经济基础 B、性爱、理想和社会地位 C、性爱、理想和责任 D、性爱、理想和道德

13、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处罚。A.可以免除 B.应当减轻 C.可以减轻 D.应当从轻

15、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不负刑事责任

16、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知识渊博 B、品质高尚 C、德才兼备 D、知行统一 1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的主要组成部分。( ) A、科学发展观 B、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C、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D、社会主义道德观

18、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 )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19、爱国主义的基础是( )

A、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 C、爱国行为 D、爱国言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