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对策
作者:陈旭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1期
摘要: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由于诸多复杂因素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不高,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笔者经过调研,试图从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及辅导员个人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32-02
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高低,关系到他们对本职业的热爱和肯定程度,既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复杂因素使许多辅导员缺乏正确的职业认同,常常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迷惘、困惑,甚至抱怨,从而直接制约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工作成效的发挥。那么如何提高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呢?这需要政府、高校以及辅导员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
政府部门应在提高辅导员经济地位的同时,针对高校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从而提高辅导员职业的社会声望,以保证现有辅导员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并吸引大量优秀人才从事辅导员工作。
(一)确保并提高辅导员经济待遇
从调查的职业认同现状的分析中,不同工资水平、工资满意度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程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辅导员对工资的满意度越高其职业认同程度越高。因此,提高辅导员工资的满意度,可以增强其职业认同。提高高校辅导员工资满意度,可以从确保并提高辅导员经济待遇着手,特别是工资水平。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辅导员认为其工资水平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认为高校辅导员精力投入的多,得到的经济回报少。
因此,真正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确保并进一步提高教师经济待遇,完善国家教育政策的实施监督机制,保证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的政策落到实处,是提高辅导员工资满意度的必然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提高辅导员职业声望
职业声望是公众对某一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一种评价,来自他人的主观判定。职业声望的高低也是促使劳动者产生职业流动意识的重要因素,谋求高声望的社会职业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目标之一。教师的职业声望不仅会影响教育的效率,而且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 教师的职业声望是有不同层级的,比如大学教师和行政干部的社会声望就更高一些,对于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就会更强一些,相比之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声望却是比较低的。现实情况是:很多优秀辅导员通过读博、考取公务员等形式流向其他社会声望更高的行业。因此,我们要改变社会的一些偏见,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声望。 二、高校
高校是辅导员实现和完成职业生涯的场所,其职业认同会受学校内部各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只有在学校中能够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付出,那么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才会增强,才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一)严格准入制度
需要对辅导员进行入职动机上的筛选,即严格准入制度。严格准入制度,就是把愿意成为辅导员的人引进来,这样可以从总体上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必须要有很强的职业认同。要成为辅导员,首选的是把那些愿意应对辅导员职业的挑战,把辅导员职业当成事业,有强烈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