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功能类型

1.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中最为很古老的建筑类型

2.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建筑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 3.居住综合体建筑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城市综合性功能的居住建筑类型,也可称为综合性居住建筑 ·居住面积标准

1.国民居住发展目标定位

国际上对国民居住目标按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低标准为一人一床;文明型标准为每户一套房;舒适性标准为每人各有一室。

我国小康住宅居住目标的基本定位应属国际上的文明型标准,即在21世纪初,我国居民应达到每户拥有一套设施完备的住房的居住目标,人均居住面积将超过8㎡。 2.社会居住模式预测

住户成员构成的特征通常称为户型,住房空间构成和形式的特征通常称为套型。住宅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常规住户——“家庭户”的户型特征及空间需求;其他非住宅类型居住建筑设计研究的对象时准常规住户——“集体户”的组成特征及空间需求。户型特征包括家庭人口规模和家庭人口结构类型两方面。 ·室内光环境质量

1.光环境质量要求和意义:居住空间的光环境由天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两部分组成,包括日照,采光和照明三方面的要求。

a.增进人体和视力的健康,并在心里上增进居住空间的舒适感。

b.为居住空间中展开各种日常生活行为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和环境氛围,以提高劳作效率,增进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c.正确处理天然采光设计和人工照明设计的关系,有利于从建筑整体上节约能源。 2.确保光环境质量的设计措施和控制标准:为创造居住建筑室内良好的光环境,建筑设计上应争取良好的朝向,确保足够的建筑日照间距,立面窗户的开设应确保足够的采光面积。建筑电气设计上,应提供合理照明水平。 a.关于日照标准的确定。 b.关于天然采光标准。 c.关于人工照明标准。 ·室内声环境质量

A.要求和意义:声环境是指居住建筑内、外各种噪声源,在住户室内形成的对居住者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环境。 B.标准和措施

标准:符合人们健康的生活需要;符合国家经济与技术条件的允许。

措施:城市总体规划应尽量是居住区远离各种工业或城市交通措施的强音噪声源;设置声屏障或利用道路绿化大幅度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对居住建筑环境的影响;居住建筑中需要安静的房间,应设计布置在远离道路较安静的一侧。安静房间的上下层位置设计也宜安排安静的用房,以减少户间撞击噪声的影响;提高建筑物构建的隔声能力,特别是分户墙、楼板和外墙门窗的隔声性能,降低室内建筑与家用电器设备的噪声级。 ·一套住宅的各功能房间可归纳划分为居住空间、厨卫空间和辅助空间三类。 居住空间:起居室、餐厅、主卧室、书房、次卧室 厨卫空间:厨房、卫生间

辅助空间:门厅、走道、过厅、储藏室、阳台、露台

·阳台:为了获取阳光而设置的,是住宅通向自然的过渡空间。 使用功能分类:生活阳台、服务阳台

平面形式分类:凸阳台、凹阳台、半凸半凹阳台 阳台设计一般要求:

1.开敞式阳台的地面标高应低于室内标高的30~150mm,并应有1%~2%的排水坡度将积水引向地漏或泻水管。

2.阳台栏杆需要具有抗侧向力的能力,其高度应满足防止坠落的安全要求: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0mm的要求。

3.阳台设计应综合考虑空调室外机的放置问题,便于空调室外机的安装和检修,同时使阳台立面丰富。

4.要避免阳台过深或形状特殊对下层住户造成的阳光遮挡,影响其日照效果。 5.阳台的安全、视线干扰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套型:满足不同家庭人口规模、结构及居住生活需要的基本物质单位的组合类型。 套型空间的合理分室:生理分室、功能分室

套型空间的功能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和公私分区 ·塔式住宅套型平面组合关系

塔式:不与其他单元拼接的、独立的、四面临空的住栋形式。这种类型的住宅平面在长宽两个方向的尺寸比较接近,以一组垂直交通为中心,各户环绕布置。 优点:节地、公摊面积小、楼电梯利用率高等。 缺点:朝向、通风和对视等问题。 ·套型空间立体组合

1.错层的定义:错层式住宅又称变层高式住宅。(起居区或卧室区整体变层高、主要居室贯通两层)

2.复式或跃层的定义及其主要形式: a.复式套型

b.跃层式套型(顶部跃层式套型、底部跃层式套型) ·面宽:指主要采光面的宽度

·进深:指与面宽相垂直的面的宽度 ·套型朝向与通风组织的地域性要求 1. 朝向选择

① 套型的朝向选择 A. 南方,要注意通风、遮阳、隔热,以防室内过热;南方住宅建筑的朝向以接近夏季主导风向为宜,同时必须考虑暴风雨主要的吹袭方向和夏季高温是太阳辐射的方向

B. 北方,注重采暖,防寒和保温,北方住址建筑要注意冬季保温朝向尽可能的获取阳光为宜,同时不能忽视夏季来自东西向太阳辐射的作用 ② 房间的朝向选择

人们希望在采光、景观条件优越的房间中活动。

一般根据居住者对房间使用时间、频率来安排房间朝向、方位。

主要居室如起居空间、主卧室应布置在最好的朝向,尽量避免安排西向;

次卧、书房、餐厅等,根据条件可依次降低要求;厨房、卫生间、工人房等多数布置在北侧或较差的朝向;门厅,储藏室等可布置在房间中部,接受间接采光。 2. 通风组织

当套型通风组织困难时,常用的处理手法是:设置内天井或平面凹槽。

A:在一个空间中,尽量将风口,出风口错开互为对角布置,使得气流在室内经过的路线延长,扩大影响区域。并注意使气流能够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生活区域,以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

B:在复式或跃层的套型中要考虑门窗剖面位置的选择,以便组织竖向通风。 C:注意门窗自身的相关构造设置,以利于导风.排风和调节风向.风速等。

D:房间内如果需要设置内隔断,可做成上下镂空的形式,或在上设窗,以调节室内的气流,利于房间通风。

E:房间进深与层高的关系应有好的比例,房间进深不宜过深。 住宅楼栋类型和基本设计要求

(1) 按住栋的高度分类 1)低层住宅:高1-3 2)多层住宅:高4-6 3)中高层住宅:高7-9

4)高层及超高层:高10层及10层以上100米以下。

(2) 按进入住宅套型空间的交通组织方式分类电梯及公共交通组织方式分类 1)接地型住宅:1-3层的低层住宅 2)准接地型住宅:

3)非接地型住宅:凡是要从住栋总入口进入并经公共楼.电梯及公共交通走廊等栋内交通空间才能达到各住宅套型入口的套型组合方式 (3) 按套型拼成住栋的组合方式分类 1)由套型空间直接拼合而成的住栋

2)由套型空间与交通空间系统整体拼合组成的住栋

3)由套型空间与分组交通空间拼合组成住栋单元,然后再由多种形式的住栋单元拼合组成住栋整体的组合方式 3.2.2 低层住宅楼栋类型 (1)独户式住宅(独院式):它是专供一户单独居住的,独门,独院的单栋住宅 (2)并联式住宅:一般由两户住宅对称并靠并联组成的住栋

(3)联排式住宅:一般由各户型套型空间单元沿单元拼合组成住栋

(4)群集式住宅:由更多住户的跃层套型空间单元以两锥剖面关系并联组成的板块状住宅楼栋。

(5)叠拼式住宅:将两个联排式住宅竖向叠落形成的高密度低层住栋

(6)别墅建筑:舒适度较高的低层住宅。设计要点:A:要求建筑空间形态应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B户内空间功能配置齐全合理,符合个性化生活特点B:空间布置自由.灵活,室内外空间层次丰富,具有较高的空间品味。C外观造型优美动人,尺度亲切宜人,建筑形象富有艺术个性特点。

多层住宅楼梯设计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 A、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

段净宽不应小于1m。(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B、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宜

小于0.9m

C、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m。楼梯平台的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