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本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展开学习的,一篇篇文章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非常独特,它是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3个人物的鲜活形象和文章的写作方法。
根据以上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教学目标: 1) 2)
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交融、交织的整体,因为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1、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本文的三个人物来自三部著名作品,怎样通过课堂让学生激起阅读的兴趣,是我们语文课要追求的。所以我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让他们触摸作品中的人物,触动他们读书的欲望。
2、在学习中总结学法。这是三个人物描写的片断,教学的重难点大同小异,
1
采用同种教学方法会显得重复枯燥,同时教学要注重方法的传授,因此,我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学习方法,再通过老师导学,尝试自学,合作研读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三、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看电影《小兵张嘎》,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部分,通过这些课前活动,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四、 教学程序:
本课我分两课时学习。第一课时:从文学作品入手,让学生谈谈对《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三部作品的认识,初步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个人物的性格。第二课时,从片断入手,具体感受人物性格和写作方法。下面我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本课时我分四步进行。 第一环节:导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1、 出示自学提示: ① ② ③
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小嘎子的特点?请画出相关的句子。 小胖墩也是个拦路摔跤的惯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 学生自学
3、 全班交流,先重点指导: 小嘎子的句子有: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小嘎子机警敏捷,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不蛮干。)
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猴儿似的”充分表现了小嘎子的机灵。“总想使巧招”说明小嘎子在比赛中肯动脑筋,不硬拼。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小嘎子输在身材,力气不如小胖墩儿。) ②让学生带着体会后的这种感情读好这几句话。 小胖墩的句子:
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运输了。
2
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小胖墩儿确实不赖,占了身体优势,并不像外貌所表现的“傻大黑粗”。) 4、学习写作方法
我说:同学们,这只是一个片断,然而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再读一读片断,想一想作者是什么样描写的。
(让学生明白,作者是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来刻画,用词准确生动。)板书:动作
5总结学习方法:
让学生归纳一下刚才学习这个片断的方法:
我和学生归纳总结出三个步骤:一读片断找句子,二读句子谈感受,三读片断悟方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或是学生间的交流代替个体的感悟,因此,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教师并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总结。)
二、自学《临死前的严监生》
1.让学生运用以上三步骤方法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一片断。 2汇报自学成果,全班交流
让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句子交流: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奄奄一息的严监生看见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怕费了油,又不能说话,只得伸着两个指头,挣扎着不愿断气,细节描写使人们对这个吝啬鬼的形象过目不忘。)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严监生“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不是因为纪念未曾见面的亲人,而是不放心两茎灯草,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作者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层层推进,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