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名解

名解:

1、同工酶:具有相同的催化作用,但其分子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化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或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2、C反应蛋白(CRP):肝细胞合成的典型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由5个相同亚基非共价结合形成的多聚体。

3、痛风: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尿酸排泄减少和嘌呤代谢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形成和沉积,从而引起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

4、高血糖症:是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糖浓度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的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损伤、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 5、糖尿病(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症。 6、空腹血糖(FPG):是指至少8h内不摄入含热量食物后测定的血浆葡萄糖浓度。

7、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在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2h内进行系列血糖浓度测定,以评价不同个体的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标准方法。 8、代谢综合征(MS):是以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危险因素交叉重叠为判定依据的一组代谢紊乱综合征。

9、载脂蛋白:是脂蛋白中的蛋白成分,具有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结构、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活性作用,并以脂蛋白受体形式参与脂蛋白与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和代谢过程。

10、高脂蛋白血症:指血浆中CM、VLDL、LDL、HDL等脂蛋白有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

11、阴离子间隙(AG):指血清中阳离子总数与测定出的阴离子总数的差值。 12、骨代谢标志物:骨重建过程中,破骨细胞活动所降解的骨基质成分和分泌的产物,以及成骨细胞形成新骨所释放的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和尿液中,构成了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成骨细胞活性的生物化学标志,这两类标志统称为骨代谢标志物。

13、代谢性骨病:指各种原因所致的以骨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骨疾病,临床上以骨痛、骨畸形、骨易折为主要特征。 14、生物转化作用(biotransformation):肝脏对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化,增加其水溶性,使其易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 15、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后,肝内纤维结缔组织慢性弥漫性增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16、黄疸(jaundice):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可出现巩膜、皮肤及黏膜的黄染,临床上称为黄疸。

17、肾清除率:表示肾脏单位时间内可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 18、肾小球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而产生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

19、肾小管性蛋白尿:指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时,对蛋白质重吸收障碍,尿中排除增加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 20、自由水清除率(CH2O):单位时间内使尿液达到等渗时需从尿液中减去或加入的纯水量,即单位时间内所排出尿量与等渗尿量的差值。 2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因素导致动脉壁增厚、弹性减弱

1

和变硬,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粥样斑形成,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及易形成血栓,从而影响重要脏器供血障碍的疾病。 22、心绞痛(angina pectoris,AP):冠状动脉绝对或相对供血不足,心肌急剧而短暂的缺血缺氧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23、心肌损伤标志物(marker of myocardical injury):指具有心肌特异性,当心肌损伤时,可大量释放至循环血液中,检测其血浓度变化,可诊断心肌损伤的物质。

24、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为结合于心肌细胞细肌丝原肌球蛋白上,结合Ca2+,触发兴奋-收缩偶联的调节蛋白。

25、内分泌:是指机体通过某些腺体或特化细胞,合成并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随血液循环输送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发挥其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26、甲亢: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常见内分泌疾病。 27、胃粘膜屏障(gastric mucosal barrier):是指胃粘膜在结构和功能上、保护组织免受进食和胃液损伤的一系列防御体系。 28、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指发生在消化道暴露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任何部位的溃疡。

29、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s,AP):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胰腺内酶原群失活,胰腺自身及其周围脏器的自我消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30、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s,CP):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持续性、进行性和不可逆性损害。

31、神经递质:是神经元间或神经元与靶细胞间起信号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 32、肿瘤标志物(TM):是癌细胞发生过程中产生的正常细胞所没有或含量很低的“特异性”物质,或者是人体自身对癌细胞反应产生的正常细胞成分,但在质和量上与正常时或良性疾病时相比有显著差异。

33、首过消除:某些口服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吸收后,随门静脉流经肝脏时,可有部分被肝细胞及胃肠黏膜中酶代谢转化,使进入人体循环的量减少,这一现象称为首过消除。

34、房室模型:是为了研究药物动力学特征,把机体看成由一个或几个房室组成的系统,即具有相同或相近转运速率的器官、组织便组成一个房室。 35、干化学技术:是将测定一个项目所必需的部分或全部试剂固定在具有一定结构的载体上,形成固相试剂,在试剂载体上滴加液态样品。 36、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是应用现代先进的体内药物分析技术,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使临床用药方案个体化,同时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以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37、表观分布容积(V):指药物分布平衡后,假设体内的药物按血药浓度均匀分布所需要的容积。

38、酶胆分离: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可仅轻度增高,临终时常明显下降,但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出现所谓的“酶胆分离”现象,常是肝坏死的前兆。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