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服务、社会管理和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服务方式需要从服务于部门内部科室、个别领导向服务于部门管理对象、行业管理对象乃至辖区内全体公民等转变;管理方法需要从传统的自建自管向统一规划统筹建设转变;推进方式需要从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向政府预算基本支出和绩效评价转变。同时,政府的改革也加快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充分展现电子政务在整合提升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价值,有助于落实大部门制改革的成果,推动大部门制改革的平
稳实施,可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大部门制改革的新期待。2.4.2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落实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实施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强化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推进全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扩内需、促消费、调结构,加快电子政务系统的整合将有助于达成这些目标。2.4.3政府网站建设管理重点要转到扩大社会有序参与上来,加强行政服务效能评价政府网站是政府在网络空间的核心行政设施,是联系群众的重要窗口。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网站仍然比较落后,有的处于爬坡阶段,有的还呈现倒退现象。这就需要从自我公开政务信息转到网民参与网站建设,从政府办事服务和政民互动开始,稳步拓展政府网站的社会互动范围和层级。区县、乡镇等基层政府网站,更应该及时掌握群众对信息公开内容的需求,鼓励基层官员与辖区网民互动,全面推动基层政务信息按需公开,以公开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将主要矛盾化解在基层,预防基层官员贪污腐化和公共资源分配过程中产生的腐败。2.4.4建立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管理机构,形成网络管理纵向系统电子政务网络是新时期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按照全国统一、上下协同、调度有力、运行通畅的要求建立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管理机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需要中央和地方联手联动,将网络建设和管理的技术规范落实到各个地方的网络建设当中。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管理机构和各省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管理分中心之间,建立紧密的业务指导关系,加大协调力度,推行网络应用绩效考核,形成跨系统、跨地域、跨层级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纵向管理体系。
2.4.5统一互联网安全出口管理,打消电子政务网络和系统使用的安全顾虑加紧制定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整体防护计划。整合各级政府部门的互联网安全出口,实行统一管理。政府网站和电子政务系统实行网络身份实名制。加快对各级政府网站实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管理需要整体考虑,统一规划。2.4.6将电子政务建设单列政府预算科目,电子政务项目审批实行归口管理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作为政府日常工作,需要从基本建设项目支出转入公用经费基本支出和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电子政务系统成为现代政府日常运转的必选项,将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单独列预算科目,用政府绩效管理替换工程建设绩效管理。电子政务项目审批要逐步归口到一个部门管理,防止多头并进而造成的管理不善问题。2.4.7定期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执行情况检查,制订电子政务管理应用的法律法规框架政府要尽快建立与信息公开制度相适应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责任追究制。同时,制订电子政务管理应用的法律法规框架,逐步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法律、规则的支撑。加快研究制定政府透明度评估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电子政府法、电子证据法、信息安全法、政府信息公开法等相关法规。
3结论与建议
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对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治理的结构、政府程序和工作流程、政府的政策制定、政府的行政成本都产生了重大的冲击,电子政务在
促进政府反应力,提升政府沟通效率、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机构精简和有效运用人力
资源、节约政府开支与经费、扩大公民参与、创新政府服务等方面均显示了其巨大的优势。电子政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行政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效率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最具号召力的国家发展策略,事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政府的先导作用至关重要,必然要求“电子政务”先行。在电子政务的推进普及中加快政府转型的步伐,在政府转型的过程中把电子政务建设得更加完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本文首先从政府和电子政务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电子政务环境下建设政府的思路,提出了如何通过提升电子政务服务效能以促进政府的构建的措施,对电子政务的推行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湘军,电子政务背景下的公民参与和政府管理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3期.[2]郭景涛,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研究——基于系统建模视角[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3]杜治洲,汪玉凯,电子政务与中国公共服务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6期.[4]张晓芳,论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5]张尚仁,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J].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6]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以电子政务创新推进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1期.[7]钟冬生,电子政务与我国的透明政府发展路径[J].前沿,2011年第2期.[8]董新宇,苏竣,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兼谈新公共管理[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11期.[9]金江军,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汪玉凯,中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府[J].信息化建设,2001(l2):4[11]金元欢,王建宇.电子政务:现状与前景[J].信息化建设,2001(3):14-18[12]杨世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对策]JI.中国科技论坛,2001(4):17-22[13]彭忠益,罗辉.电子政务:21世纪中国现代行政管理体系再造[J].高校理论战线,2003(2):57-59[14]李桃,王洗尘.电子政务系统研究()I发展与研究现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1)l-6[15]陈福集.电子政务系统中面向公众的信息集成化管理与个性化服务研究田1.合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2[16]张成福.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3):4-12[17]王烷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实用版)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效率[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8]吴敬琏.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