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基础整理

第一章 古代文学

古希腊文学分期:

1、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2世纪以前) 神话传说:阿里阿德涅线团-忒修斯-米诺牛

2、荷马时代/英雄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叙事诗《神谱》 3、古风时期(公元前8 世纪—公元前6世纪)

抒情诗: 萨福、阿那克瑞翁、品达 寓言 :《伊索寓言》 4、 古典时期(公元前6 世纪—公元前4世纪)

戏剧:悲剧、喜剧 散文:历史散文 演说 文学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5、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146 年)

希腊文化逐渐冷淡神话的主题,以人代替神,描写人类社会中的喜怒哀乐、世态人情。 文学形式主要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新喜剧回避社会政治生活,描写家庭生活和爱情故事,也称“世态喜剧”。代表作家是米南德。 田园诗:忒奥克里托斯 古希腊文化的特点:

开放性:易接受外来影响;喜扩张冒险、求知欲强; 艺术性:热爱“美”、追求“美”,人性全面发展。 冯友兰——中、希文化比较:中国人是仁者,崇尚伦理;希腊人是智者,崇尚知识和智慧。 古罗马文学:罗马城建立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约1200年间产生的文学。 在欧洲文学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是古希腊文学和后世欧洲文学的中介。 古罗马文学分期:

1、早期罗马文学(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世纪)

主要成就是戏剧:普劳图斯 《孪生兄弟》 《一坛黄金》 泰伦斯 《婆母》《两兄弟》 2、中期罗马文学(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至公元1世纪初) “黄金时代”

西塞罗: 58篇演说词和900封书信 卢克莱修:《物性论》 维吉尔:《牧歌》《农事诗》四卷 史诗《埃涅阿斯纪》前六卷模仿《奥德赛》特洛亚王子埃涅阿斯 迦太基 狄多 后六卷仿《伊利亚特》文人史诗

贺拉斯:《诗艺》 奥维德:《变形记》( “神话辞典”)

3、后期古罗马文学(公元1世纪至公元5世纪)公元1至2世纪 “白银时代” 塞内加:悲剧《美狄亚》 《费得尔》 《特洛亚妇女 》等九部。 阿普列尤斯:《变形记》(又译《金驴记》)被看作是最早的长篇小说 早期基督教文学:《圣经·新约》27卷,按文体分四个部分: 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 神的产生:

A对象化思维: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力图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四季变换、太阳东升西落)、征服自然(代达洛斯)。所以把自然力加以人格化和形象化,神话就这样诞生了。

B神话思维:主客未分,物我为一的思维方式。布留尓《原始思维》、维科《新科学》 神话的体系: 神话

-A(神的故事)1.开天辟地 2.神的谱系(提坦神系、奥林匹斯神系)3.人类起源(普罗米修斯盗火) -B(英雄传说)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伊阿宋的故事、西绪福斯故事、忒修斯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

古希腊神话之提坦神系:混沌之神卡俄斯、地母该亚、天神乌拉诺斯。乌拉诺斯与母亲该亚结合,生了六男六女,总名叫提坦神。克洛诺斯推翻乌拉诺斯、宙斯推翻克洛诺斯。 古希腊神话之奥林匹斯山神系:氏族社会后期、父权制社会的产物

雷电之神宙斯、天后赫拉、冥王哈得斯、海神波赛冬、日神阿波罗、月神阿尔忒弥斯、智慧女神雅典娜、战神阿瑞斯、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匠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农业女神得墨忒耳、另有小爱神厄洛斯、文艺女神缪斯、命运三女神、酒神狄奥尼索斯等。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首先,人格化。 其次,多神系统而不是一神教。 第三,人本主义思想。

神话的消失:“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

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

荷马史诗

史诗:

体裁特征: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叙事文学最早的一种形式。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 内容特点:史诗仍然反映神的活动,但中心在于表现人类社会的矛盾。在时间上晚于神话,表现人类历史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生活。史诗中英雄既有一般勇士的特征,又具有超人的能力,他们身上凝聚着一个民族、部落的利益

形成方式及美学品格: ——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经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 ——情节结构宏伟巨大、内容具民族性与历史感、叙述风格庄严崇高。 荷马:古代百科全书 公元前9-前8世纪出现,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荷马问题:史诗由群众集体口头创作,荷马汇集、整理。

《伊利亚特》:——“浓缩”的艺术。24卷,15693行。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重点仅是其中的10天。人物选取希腊的阿喀琉斯和特洛亚的赫克托耳。情节只写一件事——“阿喀琉斯的愤怒”。与阿伽门农争夺女俘;为朋友帕特洛克罗斯报仇与赫克托耳的决斗。

主题是歌颂战争中的英雄,歌颂他们的英勇行为和英雄主义精神;英雄世界的价值观的中心内容是荣誉和尊严。触及的最根本问题是人生的有限和在这一有限的人生中对生命和存在价值最大限度的索取。 《伊利亚特》的悲剧意识:柏拉图认为,荷马史诗属于悲剧的范畴,而荷马是“第一个悲剧诗人”。人生的有限&对生命价值的无限索取

风格:富于阳刚之美、格调豪迈、悲壮、节奏急促。塑造了英雄群像。

《奥德赛》:——“铺陈”的艺术。24卷,12110行,十年返乡之旅,只选取最后40天。突出奥德修斯的个人英雄主义。用“倒叙法”回顾十年海上历险;顺序回到故乡后与求婚者的斗争。

内容:奥德修斯的历险记——“一根绳子上的事件”系列事件,后来演变为“流浪汉小说结构”。独眼巨人、将人变成猪的神女、用歌声引诱和伤害人的人面鸟身女妖塞壬、海怪、冥土。

奥德修斯是怎样一个人?1、智慧和刚毅是主要特色。2、眷恋故土、忠于自己部落。3、作为奴隶主的自私残酷性:私心很重、个性狭隘、念念不忘个人财富的私有权、对求婚者赶尽杀绝

通过奥德修斯我们看到了什么?奥德修斯的忍耐、强烈的求生欲望、镇定自若以及安然脱险的结局,嘲笑了海神的狭隘和徒劳。它显示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卓越的智慧之光。这些都是希腊民族所盛赞的人的理想和人格。

《奥德赛》的认识论启示:mythos向logos(神话向理性)过渡;奥德修斯真实身份的揭露过程(辨识,发现),包含着西方认识史在早期的递进轨迹;儿子忒勒马科斯、老女仆欧鲁克蕾亚、牧猪人欧迈俄斯、父亲莱耳特斯、妻子佩涅罗佩的发现

《奥德赛》的审美: 阴柔之美。浪漫色彩、现实主义精神。徐缓肃穆。突出个人形象。

《荷马史诗》:了不起的艺术。现实的因素和神话的因素相结合;刻画人物主要用直接描写的方法,同时穿插侧面烘托;程式化用语,如“当黎明那玫瑰色的手指刚刚出现”“捷足的阿喀琉斯”等;荷马式的比喻 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戏剧的起源:雅典民主制背景下表达群体的思想感情。

酒神(狄奥尼索斯)颂“悲剧”——“山羊之歌”; “喜剧”——“狂欢队伍之歌” 三大悲剧家的创作:

1.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悲剧之父” 代表作《俄瑞斯忒亚(The Oresteia trilogy )》三联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 )》。

2.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标志着希腊艺术的成熟。他既重视神和命运,又宣扬人的才智和力量。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 )》和《安提戈涅》。

3.欧里庇得斯:欧里庇得斯不相信命运,被称作“舞台上的哲学家”。关注“人本来是怎样的”,代表作品《美狄亚》,关注社会问题和妇女的命运。

《俄狄浦斯王》的形象:俄狄浦斯正视现实,刚毅勇敢,体贴民众,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也是一个理想的民主派领袖的形象。剧本歌颂了俄狄浦斯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并对当时流行的命运观提出了怀疑。

主题:1.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冲突:诗人承认命运的存在,同时谴责命运的邪恶,赞颂人的不屈不挠的积极斗争精神。2.英雄意志逃不脱命运桎梏的痛苦惶惑: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还表达了个

人反抗命运的思想。

《俄狄浦斯王》的艺术手法:1.运用回顾式结构,首创戏剧结构的倒叙法。2.戏剧艺术的“三一律”。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一个完整而又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以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限。时间:一天之内;地点:王宫前;事件:追查凶手一件事。3.灵活运用“发现”与“突变”技巧,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十全十美的悲剧”。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苏联作家赛尔格叶夫:“照埃斯库罗斯的看法,命运接近于神性,照索福克勒斯的看法,命运是存在于人之外的抽象概念,然而,照欧里庇得斯的看法,命运就在人自己的身上。” 命运不可抗拒--反抗命运--试图掌握命运

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前496—前406)阿里斯托芬被称为“喜剧之父”。他的喜剧关注现实生活,擅长讽刺。代表作是反映战争题材的《阿卡奈人》。最早描写乌托邦的喜剧《鸟》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文学产生的背景

中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中世纪文学:即中古文学。不包括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三种文化融合:希腊罗马的古典遗产、基督教文化、日耳曼文化。 希腊神与希伯来苦行僧价值观念的碰撞。 中世纪文学的表现形式:

(一)教会文学:宗教剧、使徒行传。宣传禁欲主义。以宗教为内容,为宗教服务,作者主要是僧侣。 (二)骑士文学:是宫廷、贵族的文学,表现世俗趣味。主要内容是表现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分抒情诗与叙事诗。抒情诗的中心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代表作《破晓歌》。叙事诗的中心在法国北部,主要包括《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特里斯丹与伊瑟》等。

(三)英雄史诗:《贝奥武甫 》(盎格鲁—撒克逊)-早期英雄史诗,反映6世纪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生活,成于7、8世纪、《罗兰之歌》(法)成于11世纪,反映8世纪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的历史,塑造了罗兰的英雄形象。《熙德之歌》(西)12世纪、《尼伯龙根之歌》(德)13世纪、《伊戈尔远征记》(俄)12世纪。 (四)城市文学:寓言故事《列那狐传奇》叙事诗《玫瑰传奇》

《神曲》

但丁生平和创作:爱恋贝亚特丽齐。两党之争遭流放。抒情诗集《新生》(1292-1293)31首、长诗《神曲》(1307-1321)

中世纪文学的扛鼎之作:《神曲》的价值:融会两希文化的尝试,在宗教和世俗中调和各种矛盾。这个尝试开创了文艺复兴以后的资产阶级近现代文学。 希腊文化:现世享乐 希伯来文化:精神追求

《神曲》创作动机和命名:“神曲”直译应为“神圣的喜剧”,本名“喜剧”。喜剧:结局充满光明、幸福,符合中古人对喜剧的理解。突出政治讽刺和社会批评,具有讽喻意义。神圣:突出宗教情感。

《神曲》的结构:序曲、地狱篇(33歌)、炼狱篇(33歌)、天堂篇(33歌)。每部33歌,加“序曲”,刚好100章,长约14300行。叙述诗人幻游三界的故事,用意大利语写成。 豹,(淫欲)狮,(骄傲)狼,(欲望)。维吉尔,(理性)贝亚特丽齐,(信仰)

地狱的结构图:第一圈:林菩狱;善良的异教徒;第二圈:里米尼的弗兰采斯加;第三圈:饕餮者;第四圈:吝啬者和浪费者;第五圈:忿怒者;第六圈:邪教徒、伊壁鸠鲁主义者;第七圈:犯暴虐罪者:自杀、杀人、对自然和艺术犯罪;第八圈:淫媒和诱奸者、阿谀奉承者、买卖圣职的教皇、占卜者、贪官污吏、伪善者、盗贼、恶谋士(如尤利西斯);散播不睦者、伪造金银者:第九圈:杀死亲人者,叛国贼(犹大)。 炼狱的构造图:地上乐园、第七层:贪色的人——火烧、第六层:贪食的人——挨饿、第五层:贪财的人——趴在地下、第四层:怠惰的人——急匆匆赶路、第三层:发怒的人——迷雾中、第二层:嫉妒的人——用铁丝缝住眼睛、第一层:骄傲的人——弯腰负重

天堂的结构图:共九重天。虔诚的教士、修女,基督和天使,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神曲》的主题:说明意大利人和人类只有在理性的指引下,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涤除各种罪恶,在道德上得到净化,再经过信仰的指引,才能走出迷惘,到达理想的境界。

《神曲》思想的二重性:A、对政治的态度:认识到统一意大利是拯救民族的唯一出路,但这种正确的政治理想与他所探索的实现途径是矛盾的。B、对宗教的态度:他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僧侣的骄横,把一些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