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1
1、孔子认为,学生学习要做到学问结合、学思结合和学行结合。 2、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启发诱导原则。 3、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的是荀子。 4、《学记》来源于礼记一书。
5、《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指的教学相长原则。
6、稷下学宫是在齐国设立的。
7、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兴太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和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了极大影响。
8、韩愈关于人性的看法,提出“性三品”说。
9、朱子读书法六条目是: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0、朱熹的人性论将人的天赋秉性分为两方面,分别是天命之性、气质之性。
11、由于当时民用企业的开办,急需技术人才,国家开办了专业技术学堂,各大企业自己也都举办附属的技术学校。其中,1866年设立的福建船政局及其附设的船政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实业学校。 12、 明清科举考试采用的十分教条的形式的文体是八股文。 二、名词:
1、墨子 :春秋战国时杰出的思想家、卓越的政治家、躬行实践的伟大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形成当时与孔子儒家并列而最引人注目的两大教育学派。.墨家重实践,贵功用,在生产机械等方面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已经掌握了杠杆原理、滑轮、斜面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筑城、军事的各项建筑设施,也是墨家的必修课程。墨家成就的最大方面是自然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教育。
2、六书 :孔子研究并编成的教学内容,指《诗》|《书》、《礼》、《乐》、《春秋》。他们各有教学任务,对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价值。
3、《大学》 :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大学从年龄上看是十五岁以上的教育,从教学内容上看,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之后的儒家经学教育和儒家思想教育,一般认为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其中有荀子的影响。
4、三大文教政策 :是适应汉武帝谋求封建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在贤良对策中提出来的。它对汉代的文教政策的确定,以及学校教育制度和选士制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具体内容是:兴太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均被汉武帝所采纳,并经武帝以后的两汉历代皇帝逐步加以推广和实施,终于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养士和取士为基本内容的比较完整的封建教育制度。 5、太学 :古代学校名。古文献记载,虞设庠,夏设序,殷设瞽宗,周设辟雍,皆为教育上层贵胄子弟之所,为古之国学,也即太学。太学之始置,在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并立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
典,实施教育,受教者称博士总弟子。至唐代,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同属国子监。宋代兼设国子、太学。明以后,不设太学,在国子监读书的称监生,别称太学生。《汉书.武帝纪》:“[五年]夏六月,诏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悯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在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6、《颜氏家训》:作者是颜之推,共20篇文章。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用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的事例阐发深刻的道理,把封建士大夫的立身、治家、修学、处事等等问题都包括在其中,使它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训的集大成之作,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颜氏家训》一书,在许多篇章里都谈到了有关家教的问题,尤其是《教子》一篇,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家教的主张。在这方面,颜之推的主要见解是:家教要处理好爱与教的关系。
7、书院 书院是我国出现较晚的一种学校类型。一般认为书院之名起于唐代,书院制度的形成则在宋代。唐代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中央政府设立的藏书、校书之所,还有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供人们读书治学的地方。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起源于私人讲学。它是私学教育发展的最高形态。五代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官学衰废,一些士大夫选择山林名胜之地,建屋立舍,研究学问,聚徒讲学,这便是书院的前身。书院虽渊源于五代,但它的正式形成是在宋开国十余年后。探究书院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世乱失学,禅林影响,私学传统宋代书院的发展嬗变,可以相对分成两个不同的时期:北宋书院的兴起时期和南宋书院的兴盛时期。元朝时期,书院教育也很发达。明初书院不及宋、元两代发达。清代对书院先是限制,后又提倡。清代的绝大部分书院都已经变成了官办学校,完全沦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
8、习行主动 :颜元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习行”是读书求学最重要的方法,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坚持“习行”不断,。“习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9、朱子读书法:朱熹一生酷爱读书,他对如何读书有着深切的体会,并对如何指导学生读书有丰富的经验。他的学生弟子汇集他的平日之训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一曰循序渐进,二日熟读精思,三曰虚心静虑,四曰切己察,五曰著紧用力,六曰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它不单纯是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而且也是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和治学的总的要求。它对中国封建社会文人学者读书、修身、治学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认为教育的宗旨是“明人伦”,是“天地之性”,是禀受“天理”而成的,是符合封建纲常的。所谓“气质之性”,是天理与人欲混杂的,即存在着违背天理、违背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各种欲望。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人的 三、简答
1、 简述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答:唐代虽在政治上推翻了隋王朝的统治,但在文化教育上,尤其在选官制度上却继承了隋王朝的一切优良建制,补充和发展了科举制,使科举制在唐太宗和唐高宗间(即627—655)的20 余年里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为以后历代以科举取士奠定了基础。 一、考生来源与报考手续:1 考生来源 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指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读书期满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者,然后推荐到吏部备案;二是通过州县地方选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2报考手续关于报考的手续,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省试——吏部复试。二、考试科目及内容 唐代科举,设科繁多。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三、考试方法 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诗赋、策论。 2、 简述汉代独尊儒术的政策
答:汉武帝继位后,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统治阶级进一步谋求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为此,曾几次诏贤良议政,最后肯定了董仲舒、公孙弘等儒生的建议,确认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此,儒家学派所宣扬的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被尊崇为“经”,不仅学校以经学为教材,实行“尊孔读经”;而且皇帝为倡导研究经学,往往亲自召集经学讨论会。儒家学说思想之所以能取得独尊的地位,除了当时客观需要的原因外,也还有其自身的原因。这就是儒家在政治上宣扬贵秩序、扶阳抑阴、尊君抑民;在经济上鼓吹先富后教、为民制产、强本节用。所有这些不仅有利于巩固集权主义的统治,而且也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稳定。可见,在当时的是条件下,儒家学说思想较为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当然,汉代实行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放弃刑法律令,而是使两者结合,相互为用。汉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对汉代的教育,而且对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有极大的影响作用。第一,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推动了汉代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确立了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汉王朝选拔官吏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太学生中挑选;二是从地方官吏中晋升。无论哪种途径,均以通晓儒经为标准。总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无论对养士还是选士均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可见,“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3、 简答宋代科举考试防范舞弊采取的措施
答:严格立法,完善考试制度,防范舞弊。具体表现为:一是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应试。二是临时指定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宋代为了避免考官徇私枉法,由皇帝临时指定主考官,宋代任何官员都可能被皇帝点名主持科举,同时还设置副主考官多人,以便相互制掣,互相监督。宋代规定主考官一旦受命,就必须马上住进贡院,不能回家,也不得与家人见面,要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避免请托。。三是举行复试和“别头试”即即回避制度。为了限制官僚子弟和士族子弟应试的特权,宋代规定食禄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时必须加试复试,主考官的子弟、亲戚参加考试应该另立考场,别派考官,即“别头试”。四是实行“糊名”与“誊
录” 制度,所谓“糊名”就是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能暴露身份的标记密封起来。但是“糊名”之后,还可能“认识字画”,也难保障阅卷过程中的公正无私,因此,为了防止认识答卷人的笔迹,又把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这样就保证了考官阅卷时,既看不到考生的姓名、籍贯,也认不出其字体,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4、简述宋出三次兴学的内容及其影响
答:宋初先后掀起三次规模较大的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是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即所谓“庆历兴学”。 这次兴学运动是由宰相【范仲淹】等人倡导和组织的。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州、县立学,并改进太学和国子学。二是改革科举。凡应科举者须先受教育,规定士子在学三百日方准考试。考试内容先策、次论、次诗赋,三场通考决定去取。庆历兴学维系时间不久,因范仲淹被罢出朝而告吹。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开始,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继续推进,即所谓“熙宁、元丰兴学”。这次兴学运动是由宰相王安石发动和领导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整顿地方官学和实行太学“三舍法”。二是改革科举制度。根据王安石的建议,废罢明经试科而增加进士名额。进士考试取消诗赋、帖经和墨义,改为经义和策论。又另立新科明法,试以律令等,合格即取。三是创办和恢复各种专科学校。熙宁、元丰兴学持续时间较长,取得成就较大。后来,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其兴学运动半途而废。第三次兴学运动是在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
年)开始的,即所谓“崇宁兴学”。崇宁元年八月,诏天下兴学,以三舍考选法令行天下。州置教授二员,县亦置小学。县学生选考升州学,州学生三年升太学。崇宁三年,又下诏以学校取士,停废科举。可见,此次兴学只是恢复熙宁、元丰兴学的某些措施,在学校制度方面没有多大改变。所不同的是,曾一度停废科举。宋初的三次兴学运动,尽管每次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成就很大。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在整个社会造成了重视学校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学校对科举的依附;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宋朝无论是中央的官立大学还是地方的郡县学校都比唐朝发达,学生的入学范围和名额也比唐朝时期有所扩大和增加。 5、王守仁的教学原则的内容
答:提倡知行并进;强调自求自得;要求循序渐进;主张因材施教。 6、简述蒙养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答:教学原则:1、宽严有节,爱教结合。2、精讲多练,及时巩固。3、智德并进,养智益德。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进行识字、读书、写字和作文的训练,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7、简述朱子读书法
答:朱熹一生酷爱读书,他对如何读书有着深切的体会,并对如何指导学生读书有丰富的经验。他的学生弟子汇集他的平日之训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一曰循序渐进,二日熟读精思,三曰虚心静虑,四曰切己察,五曰著紧用力,六曰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它不单纯是指导学生读书的方
法,而且也是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和治学的总的要求。它对中国封建社会文人学者读书、修身、治学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颜元的教育思想
答:一、人性说与教育的作用。关于人性的问题,提出了“舍性则无性” 的唯物主义观点。指出了“性”与“形”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分割。颜元从他的人性说出发,引伸出来教育的作用,善与恶都是人的后天道德行为。他提出“教人习善”和“戒人习恶”的主张,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二、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的目的,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在具体培养目标上,颜元提出了两类人才:一是德才兼备的各级官吏。二是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教育内容。为了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在教育内容上,提出“真学”、“实学”的主张。强调教育内容要“以事物为教”、“以人伦日用为教”,即教之以“实事”、“实物”。 三、教学方法。颜元关于教学方法的主张,自始至终贯穿着“习行”二字。 他也提倡讲授,但讲授要有助于学和有益于用。只有这样,才能“所学益明,而致用不误。”为此,颜元提出了如下讲授方法:其一,讲授与习行结合。其二,讲授与论辩结合。其三,讲授与练习结合。 四、论述
1、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比较
答:相同之处: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都是一种封建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2、程序都是自下而上选拔并考核。察举制是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九品中正制是是在地方的州和郡设置大小中正官,由中正官把被选的士人按照家庭出身和个人的才学,分为三级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授官晋爵的依据,然后再按品授官。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省试——吏部复试。3、开始都起到到很好效果,最后选士被少数人控制,作弊成风。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所把持,造成作伪成风,流弊百出。九品中正制度实行的初年,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行之日久,随着世族门阀大地主势力的日益膨胀,各级中正官把持选举用人的大权,选举用人的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力监督与制衡,而且,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完全抛弃了本人的才德,专重家世门第,甚至发展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地步。九品中正制的实质是承认了门阀世族集团的特权。唐代科举制虽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其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表面上看,它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但实则不尽然。考生能否被录取,并不完全取决于卷面上的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当时通行的“通榜”和“行卷”等做法上。4、人才的来源基本是统治阶级的子弟。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指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读书期满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者,然后推荐到吏部备案;二是通过州县地方选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不同之处:1、时代不同。察举制是我国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