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习题

反馈作业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请将答案写在下列答题卡内) 题号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 A. 宗教祭祀仪式简化 B. 宗法嫡庶关系确立 C.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 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2.汉语中“父子”“婆媳”“君臣”“将士”“男女”“父母”“夫妻”等,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君臣”不能说成“臣君”,“父母”也不能说成“母父”。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 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 B. 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 C. 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3.影视剧常见的台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自己血缘愈近的人愈靠得住,血缘关系愈远,“失信”则会频繁。这种认识有可能是下列哪些历史现象长期存在的思想基础 A. 君主专制 B. 中央高度集权

C. 宗法宗族意识 D. 文字、度、量、衡的全国统一 4.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

A. 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B. 淡化了“国”与“家”的结合 C. 大宗、小宗政治待遇相同 D. 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点

5.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6.“良夜骊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7.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 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8.《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消除诸子之间的尖锐矛盾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C.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D.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9.古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祭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先祖。这种对先祖的膜拜出自于我国古代的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皇帝制度 D. 王位世袭制

10.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种变化说明 A. 等级制度逐渐消失 B.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儒学思想产生影响 D. 官僚政治已经确立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来都没有间断。近年一些地方宗族活动又兴,新建祠堂不少(如图2)。

材料三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礼记·丧服四制》

(1)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二(图2),分析宗祠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是否具有历史价值?为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宗法制的影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