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的班级我做主
作者:郑幼莲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04期
摘 要:新课改的提出与普及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新课程目标也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现班级学生自我管理,对教师参与学生德育并让良好的德育成为完美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德育;自主管理;创新方法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大背景下,各个校园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成了小学德育教学当前最重大的任务,因此德育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小学生是扛起社会主义大旗,肩负振兴中华大任的新生代,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在小学时代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如何在德育中鼓励学生自主管理,是现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二、小学老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创新型方法
1.优化班级教室环境,陶冶学生心灵,培育好学氛围
孟母三迁就是考虑环境对孩子学习的影响。班级教室环境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如果不给他们提供舒心的学习环境,他们就会产生浮躁心理,因而也就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了,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教师如果考虑到了这点,就应该努力加以利用和改造班级文化和环境,创造良好健康的环境,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舒心的环境中进行德育,小学生的文化意识会加强,自身品行素养也将会得以升华,最终端正学习生活态度、规范日常行为、提升全面素质。比如,在教室空白墙壁上可设计道德专栏,把身边先进个人道德模范的行为或现代道德的理念渗入进去并随时更新,再比如,可让学生自主设计班级文化牌: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学生书画等,使教室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以此促进小学生道德水准的认识和提升。
2.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在各种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变化的德育对象要求德育内容必须丰富,方法必须创新,学校内正在使用的传统德育内容已然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小学教师德育的开展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时代要求,贴近社会现实,更要追求实事求是,以新课标要求为主要依据,制定出创新型的德育计划。避免只从口头上呼喊,应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学生更易理解,并深入认识,引导他们对自己身边出现的某些不道德现象持客观态度,端正思想,努力思考,并通过分析、判断来支配意识,从而克服其对自己的负面冲击。老师要利用各种具体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以形成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极向上的班级舆论。小学生涉世未深,做事还不够成熟,部分学生未能恰当处理读书与活动的关系,他们只是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有的学生对社会中一些反道德现象理解还不到位,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还得本着“付出就要见到实效”的原则,耐心进行引导,明确告诉他们哪些应该做,哪些不该做,促使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活动发展自我,做到学习和活动两不误。创新德育内容要能充分利用电脑、电视、VCD、网络等道德教育手段来激发小学生爱国家爱学校、勇敢担当正义、做事责任心强等高尚品质。改变学校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以灌输为主、强迫威胁为辅的教育方式,多利用情感教育来感染他们纯洁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3.坚持以人为本,倡导自主意识
德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在实施德育时,要牢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需求及身心两方面发展,做到让学生自觉主动去探索道德的更深层次含义,教师只要充分发挥好主导者的作用。老师可带领学生到廉政教育馆、德育基地等地方,让学生了解历史并爱上自己的家乡,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德育的目的,培养小学生自主意识,促进其自我管理。
4.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