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向世界的中国风说课稿

《吹向世界的中国风》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吹向世界的中国风》。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最后一个活动主题。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与认同感,使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而本课是从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欣赏中,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和魅力,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进而启示学生珍视和弘扬我国的文化传统。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和魅力,但对于中国文化现如今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了解浅显。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表述、观察能力,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力培养: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使学生了解中国以自己的文化魅力赢得了世界,体会和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人格塑造: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社会化,培养学生爱国心。

(3)情感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启示学生珍视和弘扬我国的文化传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小学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通过了解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为这部分内容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

1、 利用媒体加强情境创设 :

教材介绍了社会生活中不同侧面的外国人喜欢中国文化的事例,对于学生来说在认知理解上比较有困难,因此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明白中国文化之所以让外国人如此痴迷,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独特魅力,是独一无二的,明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通过一段真实的录像,让学生从外国朋友的谈话中,直观的获取信息,降低了难度,突破了难点。 2、 动手实践: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中外国朋友喜爱中国文化的具体事例,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各自的收获,使他们能开拓眼界,在小课堂上认识大社会。课上指导学生开展易操作、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如:模拟表演,分角色进行质询问答、设计中国文化宣传广告等。

六、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七、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 教师:“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咱们大人小孩年年都盼着过大年。如今,连外国人也迷上了,瞧!”播放课件《外国朋友过中国年》。(播放孩子熟悉的喜洋洋音乐,看着外国朋友做着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事情,这样一来,既为教学环节的展开创设情境,又为学生的情感升华作好了准备。) 2、交流互动 激发共鸣

(1)学生开始进行自主学习,课本上的图片包含的内容比较全面,且具有针对性,例如中国剪纸、武术、中医,图片浅显易懂十分利于学生们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充分运用文本资源,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互动中进一步感受到“中国风”已经吹向了世界,吹到了外国朋友的心里)。 (2)让学生交流课外还收集了哪些外国朋友喜爱中国文化的具体事例。在学生交流完文本内容后,为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在外国朋友心目中的地位。 交流过程中适机插入以下两个环节: (一)、感受中国国粹------京剧

A、教师: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课件(课件内容:背景音乐为《说唱脸谱》。图片全部是较为夸张且典型的脸谱,图片和背景音乐的歌词相互呼应)

B、学生戴脸谱表演。(脸谱加上意犹未尽的音乐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学生活泼而富有感染力的京剧脸谱表演,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京剧文化的了解。在这种互动中,拉近了学生对京剧文化的距离。)

(二)、感受中国书画的魅力

欣赏课件《走近中国书画》,教师激情配文。(课件内容:背景音乐为《高山流水》,图片包括中国历代书法家的作品,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如: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有富有中国“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的画作。) (三)、设计中国文化的宣传广告 (这三个小环节的插入,主要是考虑到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更应让他们切身体验到祖国文化的美和魅力,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引发思考 突破难点

(1)、交流:外国朋友为什么这样喜爱中国文化?指名交流

(2)、播放采访录像。(录像内容:外国友人谈论自己喜欢的中国文化,还说到了自己喜爱的中国传统美食饺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和热爱。) 4、链接生活 提升认识

(1)、看88页的奥运申奥标志,从中寻找中国文化的身影。(图片中包括变形“京”字,福娃等既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符号。)

(2)、指名交流: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得到世界各地的高度评价,你认为是哪些表演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心?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以时事带入,让学生通过交流感受到北京奥运中浓浓的中国味儿,感受到我们在对外宣传时处处彰显着中国文化,明白中国只有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才能在世界上展示出自己的风采,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提升。)

5、激情导行 引领实践

(1)、教师总结:看来,北京奥运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国文化随同奥运之风吹得更大更远了。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任就落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肩上! (2)、屏示,教师引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在孩子们充满激情的朗读中, “中国文化”这颗神奇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了,为整节课划上了一个开放式的省略号,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唤醒”、“解放”和“引领”的功能,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