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导 ①在“我的电脑”小中对文件、文件夹的浏览、新建、重命名 ②不随意更改他人的文件、文件夹名称

第三 课研究“画图”中“颜料盒”及工具的用法

学生倾听 知识再现 一、教学内容

四川省少儿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研究“画图”中“颜料盒”及工具的用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会画图软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改变 学会用椭圆和矩形工具的不同样式画图 学会用多边形工具画五角星和多边形

过程和方法:观察事物时注意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观察方法

用最简便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提高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发现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前景色、背景色的改变及椭圆、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难点:椭圆、矩形工具不同样式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

结作品范例、多媒体网络、投影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范例P17图3-7电脑音箱图,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该图的各部分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问题,并演示自己的画法 教师:评价、小结。

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引入在生活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如果有更简便的方法,最好采用简便的方法,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教师:演示简便快捷的操作。 2、学生探索学习新知 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试着完成P13的实验,学习前景色、背景色的改变方法 教师:观察、帮助、指导 试一试 学生通过看书,学习用矩形、椭圆工具的其它样式画矩形和椭圆P15图3-4

教师:观察、指导、评价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统一指导,小结操作情况

学生:完成P15填表

教师:通过范例作品进行引导,体会矩形、椭圆工具在范例作品中的应用情况

学生:试着用矩形和椭圆工具的不同样式,画一画电脑的显示器

教师:小结完成情况 试一试 教师:展示P16图3-5 提问:请孩子们试着画一画这两幅图,说说你是用什么工具来完成的

学生:尝试操作 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小结学生的操作情况 讲解多边形工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学生:倾听、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布置任务P17分析图画的组成情况<注意快捷简便的方法使用>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P17练一练1、2题 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4、 课堂 小结

小结本课的知识点,评价操作情况,鼓励敢于探索、敢于尝试的孩子。

第四课 奇妙的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

课题安排

1 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修复像片、修改画图是两个与学生实

际美术活动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教材通过两个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了“奇妙的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同时又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现实问题。教师在这节教学中,只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好教材,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注意保护孩子的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引领孩子不断学习和追求新知的原源和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掌握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展开讨论、试一试等办法,引导孩子们自己总结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步骤及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修复像片、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耐心和细心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趣;通过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作的使用。 教学难点:

1、彩色橡皮工作的使用;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比较一下,这两幅漂亮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发言

师:你有办法修复它吗?请试一试,你的方法好吗? (生操作,教师巡视。分析:之前学生学习过取色,刷子、铅笔和油漆桶等工具,一般学生会取相近色补色)

二、分析问题

师:谁来说说你的办法。(同时网络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评价:肯定优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那就是很难找到与附近颜色一致的色块。

师:画图中的取色工具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三、解决问题

师演示取色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看书,理解图4-2的四个操作步骤和方法。

生:尝试修复图片。

师巡视,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修复方法,先修复底色,再反复使用取色工具,修复头发、眼睛等特殊部位。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

师总结: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秋天到了,树叶开始慢慢地变黄了……。这幅图画中的树叶是绿色的,你能把它变成黄颜色的吗?请试一试你的办法。

四、提出新问题

(教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再次激发了孩子们的求探索热情。但这次如果没有学习过,孩子们是想不到用右键使用橡皮工具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