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或称产品成长阶段,该产品的生产在发明国得到了改进,为满足国内外不断增长的需求,产量迅速提高。在这一阶段,国外还不能生产这种产品,故发明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均处在完全垄断的地位。在第三阶段,或称产品成熟期,该产品在发明国已标准化,发明厂商发现授权本国其它厂商和外国厂商生产这种产品也是有利可图的。这样,模仿国就开始生产这一产品来满足本国消费。在第四阶段由于该产品已变得标准化,不再需要高技术工人了,而模仿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其它成本相对于发明国要低,故模仿国开始在第三国市场上低价销售,发明国的产量开始下降,品牌竞争让位于价格竞争。最后,在第五阶段,模仿国在发明国市场上也开始向发明国低价销售,发明国的产量大幅度下降或完全停止。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通常被称为产品衰退期。
5、,悲惨增长出现的4个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1)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2)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3)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4)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第6章
1、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区别是什么
答:规模经济可分外部的和内部的。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内部规模经济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规模。
外部和内部两种规模经济都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但是,内部规模经济是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相联系的,而外部规模经济是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相一致的。
2、什么是产业内贸易?
答: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产业中双方国家互有不同质商品的贸易往来。在统计数据上显示出同一类产业中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表明在该产业中有着互补性的贸易需求。在现代经济中,大部分商品是有差别的,这就使得国际贸易中的一大部分包含了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差别产品的交易—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商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3、什么是产品的同、异质性?
答:产品的同、异质性产业是指:投入要素相近,产品用途可以相互替代。 产品同质性是指:产品之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
产品的异质性: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产品的同、异质,都会产生国际贸易。
4、什么是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什么是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答: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国际产品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这体现在产品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的不同上;同时,需求因特点不同也会产生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包括:国家大宗产品,如水泥、木材和石油的贸易;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转口贸易;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使进出口同种产品有利可图;季节性产品贸易,如季节性关瓜果的进出口等等。
5、波特菱形理论包括那四个因素? 答:(a)要素条件,包括一国的天然禀赋与人为创造的高级要素,后者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
(b)本国需求条件,包括本国的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压力及需求的
国际化;
(c)相关支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d)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管理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经贸理论、企业家才能等。波特认为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加强,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由此而产生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明星产业。
6、产业集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表现在那四个方面?
答:一是外部经济效应。二是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合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三是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聚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也刺激了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四是品牌与广告效应。
第7章
1、依据关税征收的方法,关税被分为哪几种? 答:从量税、从价税、选择税、混合税。
2、管理贸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主要特征是:通过法律途径管理本国进出口贸易,通过国际协调途径处理与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又叫有组织的贸易。
3、依据关税课征种类划分,主要的关税有哪几种? 答: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过境税。
4、WTO反倾销协议关于倾销幅度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对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进行公平比较。第二,货币折算依据的汇率。第三,调查期间倾销幅度成立的基础。第四,通过中间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比较。
5、从1992年到现在,我国主要进行了哪5方面的改革?
答:降低关税水平;理顺税率结构;减少非关税措施;扩大征税税基,稳定进口税收;建立严格征管制度。
第8章
6、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一是贸易政策必须同本国工业发展进程相适应;二是在农工业时期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本国有发展潜力的工业;三是对有前途的工业采取暂时性的保护,当被保护的工业成长起来后,应当取消保护;四是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是关税。
7、保护就业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一国的生产和就业主要取决于对本国产品的有效需求,要达到充分就业,就要对商品有足够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和净出口组成;出口会增加有效需求,进口会减少有效需求;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国民生产和就业水平,反之会减少有效需求,减少国民生产和就业水平;进口增加1元,国民生产水平下降便超过1元,工作机会就少;反之工作机会就多。
第9章
8、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有那些?
答: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第10章
9、WTO组织的5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非歧视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可预见性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
10、WTO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1)、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2)、组织多边贸易谈判;(3)、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4)、审议贸易政策;(5)、处理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6)、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
11、中国加入WTO后主要开放那十大领域?
答:削减关税、开放农产品市场、限制对美出口(包括纺织品)急增、开放零售市场、开放专业服务、开放影音产品市场、开放汽车业、开放电信业、开放银行保险业、开放证券业。
第11章
12、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答:(1)在不同国家间收益率的差异促使资本跨国流动,从收益率低向收益率高的地方流动。(2)由于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不平衡造成了资本国际流动。(3)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造成了资本国际流动,如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4)由于其他因素造成了资本国际流动,如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等因素。
13、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a、间接投资是一种单纯的货币资本的流动,是资本要素为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流动;直接投资是一种综合生产要素流动,包括资本要素流动及相伴发生的技术、知识、信息、人才、管理经验等要素的流动
b、间接投资不能得到资本运作的经营管理控制权;直接投资则可以取得国外经营管理控制权。
C、间接投资不会使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直接投资则导致跨国公司的诞生。
14、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答:①国民收人的国际差异;②各国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造成劳动力的国际流动;③伴随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及其他国际经济活动也会产生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这是因为跨国的经济活动总要有本国的雇员随着资本;④今天劳动力日益具有跨国流动的必要条件(如技能、人身自由等)也是促成劳动力国际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15、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有那些?
答:具体的转移形式则有着垂直、水平、简单型、吸收型、有偿与无偿转移等情况。 第12章
16、跨国公司的优势主要来自那几个方面?
答:①知识资产优势。②寡头竞争效应优势。③企业管理竞争优势。④规模竞争优势。⑤国家特有竞争优势。
17、市场内部化理论核心观点主要是什么?
答:①首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导致企业间通过外部市场交易因不确定性太大——而造成经营成本上升,赢利能力下降。 ②其次,为了克服外部市场采购的不确定性,企业有必要进行市场的内部化。③内部化的目的是为了使交易成本最小化。③追求利润最大化。④大型垄断企业的优势之一是拥有特殊的知识产权资产,这类资产的特点:一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不会贬值损耗,会使资产增殖;二是无法通过公开市场准确定价销售,
只能通过内部市场销售并利用。
18、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导致的无形资产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无形资产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②无形资产的定价受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困扰。③不确定性(Uncertaintery)的存在使上述的不对称现象难以克服。④上述情况如果发生在两个企业之间,转移这种技术的一个最好地办法就是两个企业合二为一,共同分亨这项技术。也就是说,在一个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比通过外部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更有效。
19、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是垄断所有权优势理论、生产区位优势理论和市场内部化理论的综合。一个企业如果具备了某些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和市场内部化的能力,一旦寻找到适合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条件,那么企业就会从事直接对外投资,并保证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
20、跨国公司大发展的具体经济原因是什么?
答:①劳动成本差别;②贸易壁垒影响;③政府优惠政策;④转移作价策略;⑤市场需求特点; ⑥特殊需求因素;⑦殖民主义目的;⑧风险管理需要。
第13章
21、国际收支表的状况从那几方面反映一个经济体的基本经济状况?
答: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国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着一国货币与汇率的变化方向;决定着一国的融资能力和资信地位;反映着一国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变化;影响着一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22、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主要有那些?
答:临时性失衡、周期性国际收支失衡、收入性国际收支失衡、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投资环境性国际收支失衡。
第16章
23、弹性法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有那些?
答:①各贸易国不进行贸易报复;②本币的对外贬值速度必须快于对内贬值;③这一过程必须符合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必须大于1;④存在先恶化后好转的J曲线效应;⑤本币对外贬值,如果出口数量因价格下降而增加能够抵消出口价格下降且有余,则出口增加,国际收支得到改善,逆差减轻;⑥这一增加的程度取决于国外对本国商品的需求性;⑦在使用弹性法调整国际收支时,对于各类商品的弹性必须有所估计,才有可能收到效果。
第14章
24、外汇的作用有那些?
答:价值尺度、国际购买手段、国际支付手段、国际储备手段。
▲什么是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对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有何不利影响? 答:一是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商品出口增长过快,加大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二是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较快增加,容易引发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
三是大额顺差使货币投放不断扩张,市场流动性过多,容易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四是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压力,制约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角度看,为什么2005-2006年我国国际
收支会出现大额顺差?
答:一是传统观念、制度缺陷、改革未到位等深层次原因导致国民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对出口依赖性较强;
二是国内投融资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有限且成本较高,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利用,使一些国内企业赴境外融资,扩大了资本流入;
三是一些地方的政策调整相对滞后,在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劳工利益和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定价与使用等方面出现偏差,扭曲了成本,扩大了顺差;
四是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调整滞后,对外贸易“奖出限入”、资本流动“宽进严出”,扩大了对外贸易和金融项目顺差。
25、汇率有许多种表现形式,请举出其中五种。
答: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基础汇率与套算汇率、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联系汇率制、即期汇率、远期汇率。
26、管理浮动主要有几种方式?
答:单独浮动、钉住的浮动汇率、联合浮动。
第15章
27、价格风险转移创新主要形式有那些?
答:浮动利率债券、双重货币债券、金融期货、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货币期权、
利率期权、远期利率协议。
28、信用风险转移创新主要形式有那些?
答:票据发行便利、对等贷款、可转让贷款合同。 第17章
29、经济均衡调整具体做法主要有那些?
答:财政手段,如采用扩大、紧缩财政支出,增、减各种税收,加强或削弱国家采购等;货币手段,如调整利率、存款准备率和采用公开市场业务等;通过货币对外汇率的变换,如本币对外贬值和升值;经济管制,采用各种的法律、法令、行政、管制的手段,直接控制经济的运行,以使经济向预定的方向发展。
第18章
30、浮动汇率制度条件处理内外平衡的主要对策是什么?
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主要是通过汇率变动来维持外汇的供求平衡,让汇率处理外部平衡,用宏观经济政策对付内部平衡。
四、图解题
1、请看图1回答问题
K Y X A1
X B1 Y 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