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物理中考真题(真题试卷)

18.(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或作答: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解: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连接入射光线一侧的焦点和折射点,并延长两点的连线,标出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

【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作图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家庭电路中为保证安全,开关控制灯泡时和灯泡是串联的。火线过开关入灯座,零线直接入灯座。

【解答】解:家庭电路的火线首先进入开关,然后接到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到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更换灯泡时更安全。如图所示:

21

【点评】掌握电灯、开关、两孔插座、三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这是家庭电路中最常见的连接。

1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 像(选填“虚”或“实”),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 。

(2)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 。

(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 表示像距(选填“BD”或“BC“)。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定性思想;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平面镜只能反射光;

(2)根据物像大小相等完成操作;

(3)根据平面镜成像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铅笔射线平面镜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不能会聚成像,而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一起形成虚像;

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平面镜只能反射光,故用平面镜反射的光多,成像清晰;

22

(2)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小明将铅笔B放在平面镜后,使B与A的像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铅笔;

(3)AD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即物距,根据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知,BD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即像距。

故答案为:(1)虚;清晰;(2)将铅笔B放在平面镜后,使B与A的像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铅笔;(3)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0.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下落高度

纸锥编号

1 2 3

h/m 1.9 1.9 1.9

扇形纸片半径

r/cm 10 10 5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90 135 90

纸锥锥角α/° 81.9 71.1 81.9

下落时间t/s 2.20 1.84 2.20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23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4)如果纸锥在到达地面前作匀速直线运动,设4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1,5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2,则f1 f2(选填“>“、“<“或“=”)。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定性思想;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需使纸锥从同一高度落下,然后采用相同时间比距离,也可采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 (3)根据(3)得出的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选出正确的选项;

(4)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解: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应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而落地时是下端触地,故应选图A的位置释放,然后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2)根据表格中编号为1、2的数据知:下落高度、扇形纸片半径相同,纸锥锥角不同,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

根据表格中编号为1、3的数据知:下落高度、纸锥锥角相同,扇形纸片半径不同,下落时间相同,下落速度相同,即纸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

综合分析可得出的结论:纸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

(3)由(2)知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由于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所以4号纸锥的下落时间长,下落速度慢,即5号纸锥先到地,故B正确;

(4)如果纸锥在到达地面前作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阻力为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即重力和阻力大小相等,因为4、5号纸锥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阻力也相同,即f1=f2。

24

故答案为:(1)A;(2)纸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3)B;(4)=。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情况的实验,以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为基础,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知识、控制变量法等知识点,要注意掌握。

21.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险,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分别为2.5Ω、5Ω、10Ω、15Ω、20Ω、25Ω.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Ω 1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很大,故障原因可能是 。 (3)实验中,不能被选用的电阻为 Ω。

(4)保证可用电阻均能正常进行实验,电源电压应该控制在 V至 V之间。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根据滑片P向B端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确定变阻器的连接; (2)电压表有示数,说明问题出在电压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路,短路不对(这样电压表示数为0),只能是开路:R处开路;

(3)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且R1的阻值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然后确定定值电阻是否可行;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等式即可得出R1阻值的表达式,然后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确定电路中可以使用的最大定值电阻,然后得出答案;

(4)定值电阻的阻值越大,所需变阻器的阻值越大,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及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判断出电阻两端能够达到的最小电压。

【解答】解:(1)因要求滑片P向B端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如下所示:

2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