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中国经济发展

WTO与中国经济发展

任何成员如果想退出,均可以向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递交书面通知。自总干事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6个月后正式生效。

(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

(1)货物贸易方面的最惠国待遇:一成员对于原产于或运往其他成员的产品所给予的利益、优惠、特权、豁免,都应当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原产或运往所有其他成员的相同产品。成员彼此不能互相歧视,大小成员一律平等。

(2)服务贸易方面的最惠国待遇:实际贸易组织成员在服务和和服务的提供者方面享有优惠,各成员应该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及提供者相同的待遇。 2、国民待遇原则

(1)货物贸易方面的国民待遇:一成员产品输入到另一成员时,另一成员不能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一成员进口产品征收高于本国相同产品所征收的国内税或其他费用。

(2)服务贸易方面的国民待遇:一成员应该在所有影响服务国内国际的措施方面,给予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以不低于其他给予国内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3、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系列协定或协议都要求成员分阶段逐步实行贸易自由化,达到扩大市场准入水平,促进市场合理竞争和适度保护的目的。 4、贸易整车和法规的透明度原则

各成员应公正、合理、统一地实施相关的贸易政策法规。 5、一般禁止使用数量限制原则

在成员方之间进行贸易时,禁止采用数量限制原则在实施过程中有些例外的规定。

6、通过磋商。协议解决贸易争端的原则

二、 WTO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4

WTO与中国经济发展

(一)中国与GATT

1、GATT成立到中国“复关”

1947年10月,关贸总协定成立时,中国政府签署了关贸总协定,是关贸总协定创始缔约方之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3月,台湾当局退出关贸总协定,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也因此中断了关系。1971年10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后,根据关贸总协定在政治上服从联合国决议的原则,1971年11月GATT决定终止台湾当局的“观察员”身份。

1972年5月中国成为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关贸总协定下属机构国际贸易中心的成员。改革开放后,中国于1982年11月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关贸总协定第38届缔约方大会,两年后的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关贸总协定理事会及其附属机构的会议。

2、中国“复关”到“入世”

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席位的申请。复关谈判最重要的就是对中国外贸制度的审议。中国自1986年至1995年复关谈判的9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86年7月中国提出复关到1989年5月中美第五轮双边磋商达成谅解。这期间,中国与主要缔约方进行了十多次双边磋商,中国工作组连续召开7次会议,基本上结束了对中国外贸制度的答疑和综合评估,中国复关议定书基本成形。

(2)第二阶段:1989年6月对华经济制裁到1992年2月第10次中国工作组会议召开。这个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经济制裁,把暂时不让中国复关作为经济制裁的内容之一,加上国内经济处于治理整顿阶段,复关谈判的双边磋商和工作组的多边谈判陷入停顿。

(3)第三阶段: 1992年2月到1995年底。这一阶段重启复关谈判并进入最后攻坚时期,由于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而且自1986年9月开始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在1994年取得结果,“乌拉圭回合”形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生效在即,扩大了中国复关谈判的内容,拖长了谈判时间,谈判最终未达成协议。 (二)中国与WTO

5

WTO与中国经济发展

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中国的“复关”也变成了“入世”。 1、进行工作

1995年7月11日,中国政府正式向世贸组织提出“加入”申请。11月,中国“复关”工作组改名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中国开始了“入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同世界贸易组织内部的中国工作组的谈判,以及同有关成员国进行双边的市场准入的谈判同时进行。至1999年后进程才见加快。1999年4月间,与美方达成《中美农业协定》。同年11月,中美双方达成的《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它标志着中美双方关于中国入世问题的谈判的结束和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体系的进程中取得了突破。在中美达成协议之前,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的37个要求与中国进行双边谈判的国家在2001年上半年都达成了协议。 2、完成任务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会议经过协商一致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中国可以在这个组织内参与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的制订,利用这个多边贸易组织为中国发展服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近一步。

三、 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变化 (一)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发展

1、 进一步扩大出口,吸引外资

加入WTO的中国,享有最惠国待遇,第一章所提到的那些最惠国待遇,这些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及其有力的。

中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和一些自然资源,通过WTO这个世界大平台给予的降低关税等特惠国渠道,吸引了大量的人前来购买或者投资,中国步入了宽敞的出口渠道。外资的到来,不仅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地方经济,而且给中国带来了外国的先进技术,使得中国内地产业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不断地提高中国内地产业的竞争力。

6

WTO与中国经济发展

2010年1-12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情况表

2011-01-17

金额单位:亿美元

注:01--12月份贸易顺差值为1243.05亿美元,扣除投资项下进口设备、物料,贸易

净顺差值为1406.17亿美元。

[信息来源:商务部外资司]

从上图所知,外资的到来,给中国带来较大的收益。如果缺乏外资的投资,那可想而知,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 2、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中国加入了WTO以后,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以工业为主的中国,渐渐成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国家。所有发达国家,到最后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这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中国现在在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格局迈进。 3、迎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后的中国,加强了市场竞争力,迎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2 002年来,中国关闭了一些效率不佳的企业,改造了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为中国的经济有着推动的作用。并且,增加了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步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迎合了国际的需要

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进入了国际大舞台。

7

WTO与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给予了中国发展的机会,中国牢牢把握了这次机会,得以快速的发展。同时,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也是国际需要的,所以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国际一些产业的发展。

愈发发展的中国,已经融入了国际,中国对国际的影响越来越大。 5、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日益融合的过程。如今,国际已经进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我们不能把一国一国分的那么清楚,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比如最近发生的日本9级大地震,它单单只是对日本本国经济产生影响吗?当然不是,它影响了全世界,特别是汽车行业,丰田、本田、日产,三家地震当日在股市狂跌,全球的经济也都经济了地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中国需要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而WTO正好就为中国提供了这个机制。这就使得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局下,可以趋利避害,稳定的发展经济。 6、补充中国不足的资源

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不是所有资源都应有尽有。加入WTO,给中国进口资源带来了便捷,与此同时少了中国毋须缴纳高昂的税费,使得中国发展速度加快。

当然,除了以上几个优点以外,还有很多人们知道或者缺乏了解的优点。比如全方位的认知自己的优缺点、更有目标地发展、使得中国文化漂洋过海等等。不过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所以不能一一列出。

对于优点,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些优点,都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好的发展方向和机会。认真地认知优点,对于中国经济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经济的威胁

1.WTO给国内中小企业带来压力

面临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的进驻中国,国内中小企业难免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跨国公司,进驻中国后,会对地方的相同行业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轻者减少当地企业的收入,重者会使这些企业倒闭。

国际大门的开放,不管青红皂白都会进入中国。一些“魔鬼”会把魔爪伸向这些小企业,把这些小企业吃掉,使得自己得到垄断的地位。

比如高盛集团,把中国猪肉市场的龙头企业双汇和一些中小企业收购了,使得它拥有中国猪肉市场的绝对优势。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