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扩句和缩句

起航教育

改变句型

一、扩句和缩句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添上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如: 1、太阳升起。

2、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缩句与扩句刚好相反,既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简洁,如:“嘴角嫩黄,头上

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翅膀..... 。”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写小麻雀。 缩写句子应注意的问题是: 1、删去“的”前修饰成分。

2、删去“地”前的修饰、限制成分。 3、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 4、删去数量短语。

5、起修饰限制的时间地点要去掉。 6、“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7、“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8、“不、无、没有”等否定词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直接陈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调比较平稳。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

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更加肯定,感情强烈,语调更高。 如:

作为一个市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

作为一个市民,难道不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吗?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

第一步:有否定词的要去掉,没有否定词的要加上。 第二步:去除疑问词(吗、呢等),把问号改为句号。

第三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通过朗读检查是否修改正确)。比如:“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

第一步: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不??吗?”、“怎么能(会)??呢?”,把句号改成问号。

第二步: 有否定词的要去掉,没有否定词的要加上。

第三步:通过朗读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意思是否一样。

三、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改

把某人说的话直接描述出来,叫直接叙述。如: 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我不安心。” 把某人说的话通过第三人称转述出来,叫间接叙述。如: 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她不安心。

直接叙述改成间接叙述的方法:

第一步:冒号前边的内容照着写下来。 第二步:将冒号改为逗号,同时去掉引号。 第三步:将第一称的“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的“他”、“她”或“他们、她们”。 第四步:如果句子中还有其他的人就改成人的名字。比如:孙膑对田忌说:“我能帮你取胜。”改成:孙膑对田忌说,他能帮田忌取胜。

间接叙述改成直接叙述的方法:

第一步:在第一个小分句“说”字后面把逗号去掉加上“冒号”和“前双引号”,在句

子末加好“后双引号” 。

第二步:第三人称的“他”或 “她”应改为第一人称的“我” 第三步:将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二人称的“你”。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四、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

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例如: 他不敢不去。(强烈) 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强烈) 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强烈)

改写方法和步骤:

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 双重否定词及分类:

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不敢不; 无不、无非、没有不、不是没有、不可能不; 不??不??、没有??不??、非??不可。

2、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 3、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 4、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意思是否改变。

五.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

“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如:弟弟把水喝了。(弟弟为“主动者”,水为“被动者”,喝了为“动作”。)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

“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如: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太阳为“被动者”,乌云为“主动者”,遮住了为“动作”。)

(一)、扩句,至少扩两处。在名词前面加“什么样的”,在动词前面加“怎么样地”。 1. 月光照耀着大海。 2. 战士冲向阵地。 3. 主人欢迎客人。 4. 教师批改作业。 5. 我们登上长城。

缩写下面的句子。

1.打柴的孩子吃力地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火。 2.雄伟的大坝凝聚着人民群众的热情。

3.我们在道边高声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

4.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 5.像炸弹头的震捣器发出“嗡嗡”的吼声。

6.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了工事。

7. 我们班教室的墙报上画着一个个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红灯笼。

(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1. 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2.革命战士连牺牲都不怕,更不怕困难。 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4.没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更重要的事了。 5.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6.跑得越远,离终点越近。

7.碰到一点困难,怎么能灰心丧气呢? 8.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9. 日子过得这样好,难道你还不感到满足吗?

10. 对于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11. 我怎么会迟到呢?

12. 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3. 书籍不正是我们的好老师吗?

(三)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改专项练习: 1、老师对我说:“你妈妈今天没空来接你,我送你回家吧!” 2、售货员对小明说:“我们这里没有水果卖,你要去市场买才行。” 3、鲁班说:“不行,我的手艺还不精,我要再学三年。” 4、卫生员固执地对我说:“不,我路上可以喝凉水。” 5、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6、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